第一百四十七章 朱秀是个好小伙子
第一百四十七章 朱秀是个好小伙子 (第1/3页)
魏国公府,主宅内书房。
符彦卿坐在案前,拿着从蒲州城送来的书信,眉头紧锁看了数遍。
信是郭威亲笔所写,连同符金盏的家书,通过符家的渠道送来。
符彦卿与郭威交往多年,彼此熟络,信里又加盖郭威私印,自然不会有假。
只是这信的内容,让符彦卿陷入沉思。
夫人杨氏拿着符金盏的家书,坐在一旁,一边看一边默默垂泪,抽噎不止。
符彦卿无奈道:“金盏脱困,得以保全性命,一切安好,夫人应该高兴才是,为何哭泣不止?”
杨氏捏着手帕擦擦泪,说道:“妾身是为大妹高兴而哭!”
符彦卿苦笑摇头,杨氏瞥了他一眼,忍不住哀哀怨怨地絮叨:“金盏虽非妾身所出,但自从姐姐走后,他们兄妹三人都是由妾身抚养长大,我们母子感情深厚....金盏远嫁蒲州,上一次见还是两年多前....该死的李守贞,自家作孽寻死也就罢了,还想拉着符氏陪葬!父子俩没一个好东西,死了活该!”
符彦卿叹口气道:“行啦夫人,人死如灯灭,恩怨一笔勾销,我符氏满门毫发无损,金盏安然无事,已经是托天之大幸!”
“那倒是....”杨氏抹抹泪,将符金盏的家书小心收好,“待会拿去给金环看,她们姐妹自小同榻而眠,心连着心....”
杨氏见符彦卿不搭理她,只顾拿着书信紧盯,眉头拧在一块,不由关切道:“郭枢密信中说了什么?”
符彦卿下意识地喃喃道:“郭威瞧上了金环....”
“啊?什么?!”杨氏大惊失色,手中的丝帕掉落在地。
符彦卿回过神,急忙道:“不不!夫人切莫误会,郭威信中说,他麾下有一青年才俊,与我家金环年岁相当,想代为说媒,撮合两家亲事!”
杨氏嗔怪地瞪了眼丈夫,抚了抚胸口:“吓死妾身了!”
符彦卿汗颜不已,轻拍额头苦笑连连。
提及符金环的婚事,杨氏来了兴趣,急忙坐在一旁问道:“具体怎么说?此人姓甚名谁?家世如何?有何官职爵位?与郭枢密是何关系....”
符彦卿无奈道:“夫人问得如此详细,叫为夫如何回答?郭威信中也未透露太多....”
“郭威说,此子名叫朱秀,濠州人,原来是天雄军麾下行军参谋,后来去泾州,投在彰义军史匡威麾下,深受史匡威信任重用。
此次关中平叛,剿灭王景崇和赵思绾,朱秀有献计破敌之功,攻破蒲州城,也因朱秀用计招降叛军将领,里应外合才能一举消灭李守贞!
郭威说,他会向朝廷请功,表举朱秀为彰义军行军司马,兼任泾州长史。”
杨氏听得仔细,听罢,又将符金盏的家书展开,指着上面提到的名字惊讶道:“莫非就是救金盏脱困之人?”
符彦卿捋捋须:“不错,正是此子!”
杨氏愣了愣,狐疑道:“朱秀....妾身怎么觉得,这个名字像在哪里听过?”
符彦卿笑道:“夫人忘了,两年前金盏从沧州回来时,与我们说过,她在沧州遇见一位隐士高徒,行事与常人不同,虽是一介少年,却胸有锦绣,见识非凡。沧州城能够守住,此人功不可没!”
杨氏回想起来,惊讶道:“对对!就是这个名字!原来,郭枢密说的人就是他?”
符彦卿点点头,笑道:“此子倒是与我符氏颇有缘分。”
杨氏皱眉道:“金盏在家书里,也对此人赞不绝口。那孩子心气高,从未见她对谁有如此评价。他能得到郭枢密赏识,才干想必是不会差的。只是朝廷里,没听说有朱姓大臣呀?濠州那边,也未听说有什么朱氏高门存在?而且泾州偏远,他又只是一个行军司马,官职也低了些....”
“真是妇人之见!”符彦卿摇摇头,“夫人莫忘了,此子能得郭威亲自帮忙说媒,本身就足以说明许多问题!官职家世差了些也无妨,以他的年岁,只要跟对人,走对路,将来大有可为啊!”
杨氏点点头,旋即又疑惑道:“会不会是这个叫朱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