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邢州重逢

    第二百四十五章 邢州重逢 (第1/3页)

    叁日后,朱秀张永德一行赶到邢州,却见邢州城也是一副兵荒马乱的景象,城外军帐连营,兵马频频调动,一行人经过严密的审查依然难以入城。

    陶文举打听到,如今担任安国军节度使镇守邢州的正是老将刘词。

    刘词在邢州, 那么赵普十有八九也在。

    朱秀急忙找城门守将,指名道姓求见赵普。

    刘词是赵普的伯乐,自从征辟赵普担任从事以来,一直对他青眼有加,待在身边悉心教导。

    赵普也视刘词如父,尽心竭力地为他出谋划策。

    如今刘词当上安国军节度使, 赵普也水涨船高,成了掌握一镇钱粮仓禀的判官。

    赵判官是刘词身边的红人,城门守将一听朱秀指明要见赵普, 口气颇大,好像和赵判官交情匪浅,不敢怠慢,将他们带到城门内侧的小屋稍作,又派人赶去府衙通知赵普。

    小半个时辰后,赵普匆匆赶来,原本还纳闷,究竟是谁要见他,莫非又是哪里跑来投靠的亲戚。

    “赵先生,多年不见,可还安好?”

    朱秀从屋中走出, 迎面与赵普撞个正着,拱拱手笑吟吟地道。

    赵普看见朱秀愣住:“尊驾是....”

    “当年沧州城外惜别,叁年未见,赵先生莫非不记得我了?”

    朱秀微微一笑,悠悠念道:“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不知赵先生可还记得?”

    “你是....朱秀朱少郎?”赵普惊喜不已,快步上前打量他,大笑起来:“叁年不见,朱少郎长高了许多,相貌也有些许变化,更加俊逸潇洒,昂然挺拔了!”

    “朱秀见过赵先生!”朱秀笑着揖礼。

    赵普满脸感慨,阔别叁年,朱秀已经从一个落魄寒酸的瘦弱少年,长成如今意气风发、丰神俊朗的青年。

    而他自己也已是年近而立之年,年岁不大,心态脸貌却颇为沧桑。

    “虽然叁年未见,但赵某可是经常听见朱少郎的名声啊!以未到弱冠之龄的年纪,就成为一镇储帅,在泾州闯出好大名头!

    朱少郎如今是彰义军行军司马,兼任泾州长史,论官职还在赵某之上!”

    赵普感喟万千,“当年离别沧州之际, 赵某就说过,以朱少郎的才能,不出叁年五载,就能脱胎换骨,青云直上,短短叁年果然应验!”

    朱秀笑道:“还要多谢当年赵先生在沧州对我的照拂之情,当时若没有赵先生在符大娘子面前美言,恐怕我这颗脑袋,早就被某人砍掉了。”

    潘美和众人走出屋,不满地嚷嚷道:“休要旧事重提揭我的短!老赵,叁年不见,你怎地多了不少白头发,瞧着倒像是年过四十的人。早就跟你说过,少读点书,多练练武,脑袋再聪明始终还是长在脖子上,若是身子骨差了,脑袋也得坏掉!”

    赵普捋须大笑:“潘都头教训得对,赵某平时忙于政务,疏于锻炼,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

    潘美瞪着牛眼嚷嚷道:“咱老潘如今可是彰义军的兵马使,够资格称一声将军,可不是什么都头了!”

    “哈哈~失敬失敬,潘将军莫怪!”赵普笑着揖礼。

    “这还差不多!”潘美洋洋得意。

    朱秀撇撇嘴道:“这厮的军职是我彰义军内部自封的,没有得到朝廷任命,赵先生用不着当真。”

    众人一阵哄笑。

    潘美涨红脸,气愤道:“这鸟朝廷还管不到咱彰义军头上!史节帅说我是兵马使,咱老潘就是!”

    赵普脸色微变,四处看看,示意他噤声:“人多眼杂,切莫胡言!”

    潘美哼了哼,幽怨地瞪着朱秀。

    朱秀扭过头不做理会。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们且随我来。”

    赵普谨慎地轻声说道,找来城门守将说了一声,带众人入城。

    邢州城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几个也是神色匆匆的样子,似乎不敢在外多做停留。

    街上兵马往来频繁,城里笼罩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氛。

    赵普带着他们来到靠近府衙的一处民宅。

    “此地是我住所,诸位可以在此安心歇息,不会有人搅扰。各处房间都可以随意居住,每日饭食自会有后厨送上。”

    赵普招呼众人到堂屋歇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