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冯家孙女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冯家孙女 (第2/3页)

细回想:

    “我听朱秀和手下说话,他们好像住在老鸦巷,一处叫做....叫做盛和邸舍的地方!”

    冯道捋须思索片刻:“应该错不了。听闻年前李业派人捣毁了盛和邸舍,杀死、抓捕了不少河西人,最后惊动柴荣和符家出面帮忙,那里应该就是彰义军置办的产业。”

    婵儿担忧地道:“可是老鸦巷离此不算近,我担心路上再遇上乱兵。”

    冯道笑笑:“郭威不是湖涂之人,不会允许乱兵作祟,一定会尽快下令恢复城中治安,放心吧,过不了多久,这城里就能恢复太平。”

    婵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冯道看着她,捋捋须笑眯眯地问道:“乖孙女,阿翁考考你,咱们为何要选这宝相寺菜园子后门的流民窟当作藏身之地?”

    婵儿咬着嘴唇想了想:“之前祖父以马老施主的名义向寺里捐了不少供养,和主持大和尚结下善缘,主持一定会收留咱们。

    这里靠近鸿胪寺,以前是各国使节居住之地,朝廷在内城宜秋门布设巡兵维持治安,所以这里虽然龙蛇混杂,但一直没有出过大乱子。

    还有这里的人员流动频繁,朝廷想要追查,一时半刻也找不到这里。”

    冯道鼓掌,捋须大笑:“婵儿聪慧,把老夫的用意猜透了七八分。”

    婵儿抿嘴笑道:“还有两三分,请阿翁指教。”

    冯道捋须得意洋洋地道:“正所谓狡兔三窟,就算一个地方再安全,老夫也不会彻底放松戒备。此处距离蔡河码头不远,老夫早早买下一条船,停靠在码头,一旦朝廷追查下来,我一家只能坐船出城。

    宝相寺的主持和尚有菩萨心肠,德高望重,城中权贵都敬他几分,若能城中生乱,咱们往宝相寺一躲,借助僧人们的护佑,也能逃过一劫。”

    婵儿扑闪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为何阿翁不一开始就躲进宝相寺里?”

    冯道摇头笑道:“宝相寺香客众多,其中不乏达官显贵,老夫若是过早露面,容易被人认出来。”

    婵儿恍然点头,抿嘴一笑:“阿翁可真是老狐狸!”

    冯道得意道:“老夫能够活到六十八岁,历经三朝八帝而不倒,靠的就是这份居安思危的谨慎!婵儿你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给自己留退路,到了危难关头,万事以活命为主!”

    “阿翁放心,我记住了。”婵儿笑道。

    婵儿扶着冯道往破瓦房走,冯道拄着拐杖唉声叹气:

    “我冯家虽说人丁不少,但聪明人实在没有几个,你爹混个工部员外郎,成日里只知道写写算算,沉迷算学无可自拔,不会熘须拍马讨好上差,榆木脑袋不开窍!

    你几个叔叔要么贪图安逸,要么胸无大志,看了看去,冯家只有你才合老夫心意,脾气也跟老夫有些相像。

    只可惜你是个女娃身,否则将来冯家交到你手里,还能兴旺一代人....

    今后若是要靠你来支撑冯家,还需为你找个好夫家才行....

    将来能屹立朝堂的,必定是郭威的从龙旧部,从这些人的子侄里,挑选一户门当户对的嫁过去,对你对冯家都好....”

    婵儿默默听着,没有说话。

    她虽然也是世家小姐出身,但没有沾染世家千金自命不凡、骄奢淫逸的臭毛病。

    从小跟随冯道长大,听冯道讲述唐末乱世风雨,婵儿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没有长久的富贵,就算有祖宗荫庇,也要小心谨慎经营,才能确保家业不衰。

    在这乱世里,连皇帝都朝不保夕,更何况其他世家勋贵。

    跟错了人、站错了队,家门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因此,婵儿对自己的婚事并不排斥,她早早明白并且接受,自己的婚事就是一桩利益交易的实事,一切都是为了家族和她自身的安危着想。

    ~~~

    翌日一早,朱秀刚刚起身,洗漱完毕在屋中吃早饭。

    胡广岳进内城打探郭威和朝廷动向。

    刚喝了口温热羊奶,陈安跑进来禀报:“少郎君,门外有两个叫花子找你。”

    “噗~”朱秀差点一口奶喷出,抹抹嘴巴咳嗽几声,瞪着眼:“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