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郭威入朝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郭威入朝 (第3/3页)

安保工作,确保没有任何人打扰这场重要的会谈。

    虽说整座宫城都在邺军的掌控之下,但赵匡胤还是不敢放松警惕,带人检查各处宫室,连如厕的恭房也不放过,恭桶也要掀开盖子瞧瞧。

    坤宁宫里伺候的宫女和宦官,还要挨个搜身,确保身上没有藏着任何利器。

    赵匡胤昨夜入宫,彻夜未眠,把后宫之内,凡是郭威有可能要途径的地方都检查一遍。

    一直忙碌到卯时二刻左右,才算是把安保工作布置完毕。

    赵匡胤监督宦官最后打扫了一遍偌大的坤宁殿,正要退出宫室,一名老太监捧着一个托盘跨进殿门。

    “这是何物?你来作何?”赵匡胤把他叫住。

    老太监赶紧弯着腰恭敬道:“启禀将军,此乃皇帝受命宝,太后命老奴送来放好。”

    赵匡胤点点头道:“你去吧,放好了快快出来。郭大帅和太后没有驾临之前,坤宁殿不许任何人进入。”

    “老奴遵命。”老太监匆匆入殿,把装有宝玺的楠木锦盒放在御桉之上,赶紧一路小跑告退而去。

    等到老太监离去,赵匡胤四处看看,大殿里已经空无一人,正要闭拢殿门离开,回头时一眼看到摆放在大殿最深处,御桉之上的锦盒。

    那是一个用黄绸缎包裹的方形锦盒,尺寸颇大,远远望去非常显眼。

    里面装的,便是代表皇权正统的受命宝玺。

    不知为何,赵匡胤一眼看去,目光彷佛被吸引住似的,再也挪不开。

    他心中涌出强烈的好奇感,想知道皇帝受命宝究竟长什么样子。

    犹豫了片刻,赵匡胤回头看看殿外,跨进门槛,轻轻闭拢殿门,放轻脚步朝大殿深处快步走去。

    踩在光可鉴人的青玉地砖上,赵匡胤望着那方黄绸包裹的锦盒越来越近,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几分。

    四周悬挂的帷幔在微风中轻轻拂摆,大殿檐角垂下的风铃发出悦耳的叮铃声。

    赵匡胤站在御桉前,伸出的手僵在半空,迟疑了下,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一点点解开金线绳,露出散发幽香的楠木锦盒。

    四四方方的深褐色锦盒乃是用一整块上好楠木凋刻成,阴刻着繁复的龙纹,显得华丽高贵,庄重大气。

    赵匡胤双手有些发抖,深深吸口气,捧住盒子轻轻揭开。

    一方用蓝田玉凋刻而成,通体呈现杏黄色,造型古朴典雅的宝玺安静地出现在赵匡胤眼前。

    宝玺之上有金镶玉凋刻成的双龙盘云钮,凋刻得繁复无比,华丽异常。

    赵匡胤双手捧起宝玺,入手感觉十分沉重。

    他的呼吸越发急促了,这便是皇权象征,代表天命神器的受命宝玺。

    倒过宝玺来看,只见宝玺印文部分刻着“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八个铭文大字。

    赵匡胤捧着宝玺的手发抖得厉害。

    他知道这件宝玺并非世代相传的始皇帝传国玺,而是天福三年,晋帝石敬瑭命人制作的皇帝受命宝。

    真正的传国玺,早在后唐清泰三年,末帝李从珂和皇太后曹氏举族自焚于玄武楼时就已经失踪。

    多年来,历代掌权者派人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有关于传国玺的丝毫消息。

    而这尊皇帝受命宝,就成了至高皇权的象征。

    晋出帝石重贵迁往辽东时没来得及带,刘知远入主开封,就拿着皇帝受命宝,名正言顺继承晋室江山,鼎立新朝。

    而今李太后命人把宝玺早早送到坤宁殿,想来是准备在与郭威会面时交给他,用意不言而喻。

    赵匡胤双眸迸射亮光,紧紧盯着皇帝受命宝,翻来覆去看个遍,脑海里胡思乱想,思绪纷乱。

    忽地,他听到侧门有声响传来,伴随着一阵脚步声和说话的声音。

    “太后,郭公已经行至福宁宫,马上就要到了....”

    赵匡胤大吃一惊,后背心瞬间被冷汗浸透,手忙脚乱把宝玺放回锦盒,耳边的声响越来越近,顾不上系好金线带,屏息提气,几个纵步跑到殿门处,拉开殿门仓惶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