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化敌为友

    第三十二章 化敌为友 (第2/3页)

奈何晋王无意储位,这才改立太子....”

    周宗摆摆手,苍老面容划过一丝嘲弄:“哪朝皇帝不想储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若是传给皇太弟,百年之后,谁还记得宗祀先祖究竟是谁?鼎臣啊,这些事千万不要看表面,君心似海,有些时候表现出的,与真实的完全是两回事。”

    徐铉怔了怔,陷入沉思。

    当年晋王辞位时,官家可是拉着他的手痛哭流涕。

    听闻先帝驾崩前,官家也是跪在先帝身前,信誓旦旦的说将来要把帝位传给亲弟弟李景遂。

    要知道,当年先帝在位时,李景遂入主东宫的呼吁声,可比李璟高多了。

    世人皆知,李景遂不论是人望、品性、能力都要超出李璟一大截。

    可惜李璟命好,占了嫡长大义,为了维护宗法制度,李昪还是册立他为太子。

    李璟即位便封李景遂为皇太弟,李景遂辞任时,又摆出一副万分痛苦不舍的样子。

    在徐铉心目中,那位面貌仁厚看似亲善的官家,应该是位温厚长者,他和李景遂之间的兄弟情义,应该是真的才对。

    不曾想,此刻周宗却隐晦地提醒他,不要把官家对晋王的宠信当真,在官家心目中,皇太子远比皇太弟重要。

    徐铉喃喃道:“可是官家应该知道,太子并非能承袭宗祧之人。我朝偏居一隅,大周鼎立,周主有并吞四海之志,囊括宇宙之心,气度胸襟何等雄壮!我朝若没有一个堪当重任的后继之君,如何能与大周抗衡?”

    周宗长叹一口气,无奈道:“或许在官家心里,帝位传承远比社稷长存重要吧....”

    顿了顿,周宗苦笑道:“可是话又说回来,即便贤明如晋王,鼎臣当真认为,我朝能和大周对抗?这划江而治的鼎足之势,不知还能维系多久....”

    徐铉沉默了,老太傅的话虽然犯忌讳,但却是如今朝野有识之士的心声。

    唐国的问题自上而下,绝非出一两个贤君就能解决的。

    周宗摆摆手:“故而,老夫认为此事不易扩大,更不能拿此事当作攻讦奸相一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