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太平宫里不太平

    第一百零九章 太平宫里不太平 (第2/3页)

:“冯老太师的孙女是元老太医亲传弟子,医术了得,微臣待会出宫,就去老太师府上走一遭,请冯娘子入宫为太后施针。”

    李太后饶有兴致地道:“就是那位钟情于你的冯娘子?三家争婿之言,果然不假!”

    “呃....”朱秀老脸赧红,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李太后轻笑出声,满目慈爱,如同看着自家儿孙。

    “你倒是跟老身说说,符娘子、冯娘子、史娘子之中,最喜欢哪一个?”

    李太后兴致勃勃:“老身跟冯道、符彦卿都是老相识了,这两家嫁女,老身可是要把两位娘子召进宫见上一见的。

    史家久居泾州,老身倒是不太熟悉,早些年也见过史匡威一面,印象里是个不长头发的沙陀悍将,相貌嘛....嗯,有些差强人意,他生出的闺女,不知是何模样....”

    朱秀笑道:“太后好记性,史大将军脑袋受伤,故而多年来一直不曾蓄发。太后放心,史大将军的相貌的确不太美观,不过史娘子继承母亲容貌,兼之沙陀女子的健美,身材高挑五官俊挺,是一位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人。”

    张规偷笑道:“若不是美人,朱侯爷又怎会念念不忘?”

    李太后笑得十分开怀:“你们年轻人啊,还是太过注重美貌了,须知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妻子的贤惠与否,事关家族兴旺,不可完全以容貌而论。”

    朱秀道:“太后教训得是,不过若能兼具美貌和贤惠岂不更好?三家娘子在微臣看来,都是这样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佳人。”

    李太后欢愉而笑,“老身算是听出来了,朱侯爷是想尽享齐人之福,把三家娘子尽收怀中。”

    朱秀嘿嘿道:“太后法眼如炬,微臣这点心思哪能瞒得过您!”

    李太后莞尔:“你啊,诚如官家所言,就是个贪心狡猾的小滑头!”

    张规帮衬道:“朱侯爷乃当世俊杰,少年得志,人又长得俊俏,哪家女子见了不喜欢!

    要是杂家是女子,见了朱侯爷照样迈不开腿!”

    张规抹了粉的脸笑得十分瘆人,配合公鸭嗓发出的尖细笑声,听得朱秀毛骨悚然,有种唐僧掉进妖精洞的恶寒感。

    李太后关切道:“就算你喜欢三家娘子,也得从中挑选一人作为正堂妻室,可有钟意人选?”

    朱秀老老实实地道:“微臣尚未考虑清楚,此事,恐怕只有等官家决议。”

    李太后笑道:“按照官家的意思,肯定是想让你娶符氏娘子。”

    朱秀有些惊奇,李太后久居深宫,连宫门都不出一步,怎会如此断定郭威的心思。

    不过李太后并未解释,只是笑而不语。

    其实以她对郭威的了解,有此猜测倒也不奇怪。

    李太后轻笑道:“等官家赐婚,老身就下懿旨,让那位娘子进宫,接受诰命册封,顺便也替你把把关。”

    朱秀忙道:“多谢太后为微臣操心。”

    李太后叹口气,幽幽道:“这宫里太久没有喜事了,趁着这次太原郡公和你成婚,是该好好热闹热闹,冲冲晦气....”

    朱秀从李太后的神情和语气里感受到些许异样,似乎有种落寞、伤感之情,那感觉,好像一个人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想趁着最后的时光,好好感受人世间的喜乐。

    朱秀吓一跳,赶紧摇头驱散脑中胡乱想法。

    李太后身子确实消瘦不少,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衰老许多,但也未到油尽灯枯之时。

    按照历史轨迹,她最少还有数年寿命。

    “听闻你母亲北上开封途中意外落水,伤了肺腑,休养这段时日,可有好转?”李太后又问道。

    “有劳太后挂念,家母病情还算稳定,得益于元老太医诊治,已大有好转。”

    “如此就好。”李太后笑了笑,“你母亲年岁几何?”

    “回禀太后,家母哀帝天佑三年生,现年四十有六。”

    “哦,年岁倒是跟老身一般大,呵呵,还真是有缘。”

    李太后想了想:“听闻官家册封你母亲为五品令人,按照礼制,命妇应该进宫拜谢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