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十朝元老,锦绣文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十朝元老,锦绣文章 (第2/3页)

事关国家和我冯氏兴旺,老夫死后,你当取出,妥当保管,切记万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

    冯平热泪滚滚,连连点头称是。

    喘了几口气,冯道又沙哑道:「待日后,如若朝廷有剧变,方可取出锦囊,依照老夫所留遗言办理....若十年之后,朝廷安稳,天下太平,你当焚烧锦囊,不得拆开查看!」

    冯平抹抹泪,拱手泣道:「父亲嘱托,孩儿铭刻在心,莫不敢忘!」

    冯道睁开眼皮,又缓缓阖上,喃喃道:「老夫....再无忧矣....」

    没一会,冯道起伏的胸膛渐渐平稳,枯老面容安详如沉睡。

    「....父亲!」

    冯平惨痛悲泣,支撑身子重重叩首。

    很快,太师府内响起一片哀嚎声......

    大周显德元年七月初,太师、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杞国公冯道病故。

    翌日,宫里传来诏命,追赠冯道为瀛王、尚书令,谥「文懿」,同时授封冯道长子冯平为燕国公,令宰相郑仁诲负责操办冯道丧事,朝廷辍朝三日,冯家可谓尽显哀荣。

    冯家举哀七日,由冯平扶灵送老父回沧州景城老家安葬。

    ~~~

    坤宁殿内,朱秀携符金环到来时,柴荣正怀抱幼子逗乐,笑声响彻大殿。

    符金盏坐在一旁,亲手为孩子缝制小衣,不时朝父子两个望去,满眼温柔浓情。

    「朱秀和二妹来了,快赐座!你们来得正好,待会一起用膳。」柴荣笑道。

    「姐姐!」符金环叫唤一声,就要提着裙摆小跑上前,被朱秀一把拽住,硬是拉着她一丝不苟地行参拜礼。

    柴荣揶揄道:「皇后你看,朕就说朱秀这小子也免不了酸儒气,难怪先帝在世时常笑骂魏仁浦酸臭书生。」

    符金盏莞尔一笑,朝符金环招招手:「环儿快过来,往后来宫里,用不着行礼!朱秀喜欢跪就让他自己跪去!」

    符金环娇笑一声,白了朱秀一眼,飞奔着跑到符金盏身边坐下,两姐妹相互依偎着,好不亲热。

    朱秀咧嘴一笑,旋即正色道:「陛下皇后此言差矣!《论语•八俏》有言「礼不可废」,此乃朝廷纲纪....」

    「行啦行啦!」话没说完,柴荣不耐烦地打断,笑骂道:「那些冠冕堂皇之言,还是留着写在东京时报上,叫那些个书生儒士好好瞻仰当世文宗、朱大才子的文采好了!」

    朱秀一副得意又强作谦虚的神情,讪笑道:「让陛下见笑了,臣可当不起如此赞誉!」

    柴荣撇嘴冷哼,相当嫌弃地摇摇头。

    这段时间,一边忙着帮冯家料理丧事,朱秀还一边总结河东会战的经过战果,在东京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论高平大胜—圣天子当得煌煌之功》的文章,引来朝野一片热议,也带动东京时报新一轮热卖,影响力更是急剧扩张,西京洛阳、京兆长安、淮北亳州、宿州、河北魏州等各地纷纷上奏,请求朝廷尽快在各地开办东京时报,好让各地官员和文士都能及时了解到京都动向。

    四有先生之名,再一次传遍天下。

    在这篇文章里,朱秀用戏剧性的笔法,对巴公原大战加以详细描绘,写得那叫一

    个生动真实,让人读之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一场大战几次波折起伏,读之惊心动魄,热血沸腾,恨不得弃笔提刀,追随天子上阵杀敌。

    朱秀还略带夸张地把北汉刘崇如何狼狈逃窜,契丹勐将耶律敌禄如何背信弃义,抛弃盟友独自逃命,反倒落入周军重重埋伏,最后兵败身死的经过大写特写。

    与此相对照的,就是大周天子如何英明神武,李重进、张永德、史彦超、白重赞、王彦超、韩通、向训、石守信、马仁瑀、赵匡胤这些将领如何英勇杀敌。

    一时间,使得他们这些人名声大噪,成为京城百姓热议对象。

    更有好事者在各大瓦肆,排出大周武将名列图,比较各位将领的武艺和韬略,排出个高低强弱。

    众将各有仰慕追捧者,一时间街头巷尾争吵不休。

    至于朱秀自己,在这篇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