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度出京

    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度出京 (第2/3页)

   朱秀愣住,完全没有料到,柴荣会调他接任镇淮军节度使。

    镇淮军是他和李重进一手搭建,然后交到李谷手上,如今又重回他手,真叫人难料啊~

    朱秀稍稍迟疑了下,拱手道:“敢问陛下,是要让臣在李谷赈灾期间暂时主理镇淮军事务,还是要臣正式接替他出任节度使?”

    柴荣道:“李谷赈灾之后,朕打算调他回朝任职,镇淮军就由你全盘主持。”

    朱秀忙道:“臣遵旨!”

    柴荣环视众人,语气严肃:“诸卿,朕已决意,在明年开春之际对孟蜀用兵,目标是夺回秦、凤、阶、成四州,压缩蜀军防线,叫其无法再出散关袭扰京兆,确保关中平靖!”

    柴荣还是第一次正式表态,要对孟蜀用兵,众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想想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毕竟皇帝已经不止一次召集重臣,商讨来年的南北攻略事宜。

    先下秦凤四州,掐断蜀中连接关中的咽喉要道,确保泾原和关中地区安稳。

    之后就是进兵淮南,全力夺下这片膏腴之地,为大周统一天下迈出坚实一步。

    这早就是君臣皆知的战略规划,如今已步入实施阶段。

    柴荣稍作停顿,给众人留下反应时间,见心腹重臣们神情平静,又笑道:“如果战事顺利,到了明年夏收之后,朕就会亲自统兵进军淮南!”

    柴荣看向朱秀:“到时候,你麾下宿州镇淮军就是桥头堡,攻坚锥,责任重大啊!”

    朱秀忙道:“陛下放心,臣和镇淮军将士,绝不负陛下重托!”

    又商讨了一番救灾事宜,众人告退,柴荣把朱秀单独留下。

    炭盆里火炭呈现暗红色,君臣围坐在旁,默默取暖,安静了好一阵子。

    朱秀见柴荣眉头紧锁,轻声道:“陛下让臣留下,是有其他重要事项交代?”

    柴荣低沉道:“朕让你接替李谷前往宿州,其中深意,你可明白?”

    朱秀默然,柴荣的用意,他自然能猜到几分。

    但这件事,他宁愿不掺和,所谓的深意,他也并不想知道。

    柴荣见他不说话,有些恼怒:“你能猜到,却不想说?是吗?”

    朱秀看了眼他,又低下头,滴咕道:“臣什么也猜不到,只知道陛下让我去宿州操练水军....”

    柴荣气笑了,指着他呵斥道:“你小子少跟朕装湖涂!军国重事,容不得你感情用事!”

    朱秀耷拉脑袋,默不吭声。

    柴荣轻叹口气,低声道:“李重进执掌归德军,镇守亳州、宋州,距离开封不过四百余里,你知道朕担心什么!”

    朱秀忍不住道:“陛下放心,李重进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他对陛下、对大周衷心可鉴,臣可以担保!”

    】

    柴荣冷冷地反问道:“朕也相信李重进一片忠勇赤诚,可你敢保证,他手下那帮骄兵悍将,都和他一样忠诚?

    你可别忘了,他身边已经出过一个翟守询,朕可不想再看到第二个!”

    朱秀垂着头不吭声,柴荣放缓语气,叹道:“有些时候,形势比人强,朕信任重进,相信他不会做出悖逆之事。

    可他手下,谁能保证不会出现野心家?

    去年他能安然无恙一路逃至宿州,有多少人在暗中帮衬?又有多少人希望他来坐这个位子?

    毕竟,当年他在朝中呼声不小,邺都一派的军将,哪个不希望他来继位?

    朕提防的不是重进,而是他身边那些包藏祸心之徒!”

    朱秀抬起头,见柴荣充斥血丝的双眼满是疲倦,轻声道:“所以陛下让臣去宿州,执掌镇淮军,是担心李重进身边再出现翟守询之流,撺掇他阴谋叛乱?”

    柴荣沉声道:“淮北诸州皆是钱粮赋税充足之地,向来兵多将广,此次禁军大改,朕考虑来年要对淮南用兵,少不了依托淮北诸军镇出力,故而未从淮北等地抽调军士。

    朝廷在山南用兵,后方一定要确保安稳。

    河北有卫王、史彦超驻守,河中有王彦超、白重赞、李筠等人,淮北就要靠你来帮朕多留心眼。

    朕许你便宜从事之权,一旦事态紧急,可以凭旨意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