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韩令坤的小九九

    第二百一十一章 韩令坤的小九九 (第2/3页)

将军在此次淮南战事里多立功劳,那位杨氏美人,理当作为赏赐奖给韩将军!”觭

    “朱副帅....”韩令坤抱拳,嘴唇嗫嚅,心里相当受用,激动得说不出话。

    朱秀又道:“当然,陆孟俊之死还是应该如实向朝廷禀报,不能说是因为杨氏娘子的缘故,更不能说他是被韩将军所杀。”

    韩令坤睁大眼道:“那该如何向朝廷解释?”

    朱秀摩挲胡茬,笑道:“这样好了,就说我来到扬州提审陆孟俊,那厮满口污言秽语,出言不逊,我一怒之下将其枭首示众!”

    韩令坤万没想到朱秀会愿意替他承担罪责,怔了怔,急忙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此事全因韩某而起,怎能叫朱副帅替韩某担责?”

    朱秀无所谓地笑笑:“不妨事,陆孟俊如果死在我手里,陛下知道了,顶多只会斥责一顿,再就是罚我一年俸禄。”

    韩令坤还想说什么,朱秀摆摆手道:“此事,重点不在陆孟俊是死是活,而在军法、朝堂规矩!未经朝廷许可,擅自处置敌方俘虏大将,往小了说是违背军法,往大了说有藐视朝廷,甚至是欺君之过!觭

    所以,韩将军可得把杨氏女藏好了些,尽量不要让其抛头露面,等风声过后,自然不会有人追究此事。”

    韩令坤满眼感激,重重抱拳:“朱副帅大恩,韩某没齿难忘!”

    朱秀笑道:“你我既是殿前司同僚,又是南征同袍,自当荣辱与共!此事就这么决定了,韩将军也无需太过放在心上,淮南战事未定,我这里也还要多多仰仗将军!”

    韩令坤沉声道:“朱副帅令旗所指,末将自当赴汤蹈火,为陛下、朝廷效死!”

    解决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韩令坤身心都轻松了许多,脸上愁容尽消,有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振奋感。

    朱秀笑道:“杨氏留在扬州难免惹眼,我令武德司派人以官卷名义走驿路将其送回开封韩将军府上。”

    韩令坤道:“全凭朱副帅安排,末将替杨氏谢过!”觭

    “呵呵,不过韩将军可要提早修书一封回开封,让嫂夫人知道此事,免得到时候见面不知如何相处。”朱秀打趣道。

    韩令坤不好意思地道:“内子李氏素来体弱多病,前些年诞下一子一女后就一直卧床养病,多年来一直劝我多纳妾室,好为家族开枝散叶。杨氏的事情,末将已经派家将赶回开封报之。”

    朱秀点点头,唏嘘道:“嫂夫人贤惠,通情达理,将军真乃有福之人。”

    二人从家长里短聊到淮南战事,又聊到古今变局,民政军务,越聊似乎越投缘,甚至忘却时间流逝,就连早饭和午饭也是亲卫送到院中,边聊边吃。

    下午时,马希崇和几个扬州望族家长前来拜见。

    朱秀在厅堂会见,畅谈一下午,还算宾主尽欢。

    此次会谈,也是代表大周朝廷,安抚扬州士绅之心,表示大周将会重视扬州地域发展,保护当地士绅地主们的家财。觭

    马希崇和一帮扬州士绅族长自然满心欢喜,争着表态支持大周在扬州的合法统治,也期盼朝廷早日派遣官员治理扬州。

    昔日的楚王马希崇,如今已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不复往日威风,小心翼翼赔笑脸的样子,看上去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富家翁。

    当年马氏一族纵横湖南何其威风,南楚极盛时占据二十九州之地,兵锋之盛连南唐也要礼让三分。

    可惜自从老楚王马殷病故,马氏兄弟陷入内斗,南楚政局一日比一日糜烂。

    李璟派遣边镐几度攻打,终于彻底打垮马氏政权,南楚分崩离析。

    最后一任楚王马希崇投降南唐,迁往扬州定居,其他马氏族人流离失所,难逃厄运。

    朱秀望着犹如惊弓之鸟的马希崇,也不免感到唏嘘。觭

    这就是大多数乱世诸侯的最终下场。

    而马希崇的结局,在五代十国一众家族割据势力里还算好的。

    就在扬州城东边一百多里处的泰州海陵城永宁宫,昔年的南吴杨氏皇族就被李璟圈禁在那。

    二十余年来,杨氏族人不曾踏出过永宁宫一步。

    李璟甚至不允许杨氏族人与外人婚配,多年来,杨氏族内男女婚配,生出许多怪胎、畸形,永宁宫被海陵当地百姓视作鬼地,谈之色变。

    杨氏凄惨下场,就连吴越国都看不下去,吴越王钱弘俶还曾主动表态过,愿意接纳杨氏族人,可惜李璟不予理会。

    当年的南吴太祖杨行密出身寒微,凭借勇勐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