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之谊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君臣之谊 (第2/3页)

那些御史言官也就无话可说了。”

    朱秀心里大为感动,柴荣如此做,把开封城和皇长子全权托付给他,对他的信任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顾柴荣阻拦,朱秀下拜,郑重叩首:“臣万死不负陛下托付重望!”

    拜别柴荣后,朱秀心事重重地离开内宫。

    他心里实在纠结得很。

    他所预见的历史还是沿着既定轨迹向前迈进,距离显德六年的大变局只有两年时间。

    这些年来,他小心翼翼尽量不参与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就是为了保证将来的局势发展,能按照他能预料的方向前进。

    柴荣对他的信任和托付,反倒成了他心头沉甸甸的压力,无可抑制地生出歉疚、自责感。

    朱秀时常会想,如果两年前他不去宿州,留在开封,想尽办法为符金盏招募名医、治疗病症的话,或许大周贤后不会早早薨逝。

    柴荣也不会一次次遭受沉重打击,导致身体每况愈下。

    那样一来,历史或许会朝着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方向前进。

    朱秀们心自问,刚才西阁里说的一番话,有七分是出自真心。

    对柴荣,他永远怀有一颗崇敬、臣服之心,这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君王,值得追随他一生。

    如果柴荣健康长寿,朱秀愿意一辈子做大周臣子。

    可按照目前情势发展,柴荣身体已经出现大问题,两年后的那场大变局,或许难以避免......

    走到宫城中央,连接后朝与前朝的横街时,朱秀站在紫辰门外,回头远望那一片巍巍宫阙。

    他知道,再追究是非对错已经毫无意义,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对得起老天爷给他穿越重活一世的机会,才对得起这些年历经生死磨难的考验。

    朱秀仰头望天,闭了闭眼,再度睁开眼眸,双目之中恢复一片清明冷寂之色,迈开坚实有力的步子,朝宣德门走去。

    “文才留步!”

    出了宣德门,朱秀刚要坐进自家马车,卫王府车驾驶来。

    符彦卿从车窗探出头,笑问道:“陛下单独留你,可是谈金菀入宫之事?”

    朱秀站在车厢旁,拱手道:“有劳岳丈久等,陛下留我是商谈淮南战事,并未提及六娘子入宫之事。”

    “哦?”符彦卿皱了下眉头,似乎有些不信,见朱秀神情自若,只能勉强笑道:

    “依你看,陛下是否会同意此事?”

    符金菀也透过车窗看来,一双亮晶晶的眸子满是紧张、期待。

    朱秀想了想:“陛下没有当堂拒绝,说明心里并不排斥此事,或许是因为淮南战事在即,且皇后丧仪刚过,不太想在此时谈论此事。

    等过一段时间,成与不成,就会有明确答复。”

    符彦卿沉吟片刻,道:“既如此,就让金菀暂时留在开封卫王府,你夫妇二人平时多多照顾。天雄军镇守魏州,老夫还得赶回去料理军务。”

    符金菀失望地收回目光,闷闷不乐地坐回车厢。

    朱秀笑道:“岳丈一路保重。李继勋的事,还请岳丈尽快办妥。”

    符彦卿点点头,没再说什么,放下车帘,卫王马车仪仗缓缓驶过御廊长街。

    驾车的马庆都哝道:“这卫王架子也太大了,让公爷站在车下和他说话,自己坐在车里,说话口气也拿公爷当部下指派....公爷除了爵位低了些,哪一样比不过他卫王?”

    朱秀目送卫王车驾远去,笑道:“他是长辈,让让他也无妨,无需计较太多。”

    马庆不服气地道:“以公爷如今地位,满开封城谁见了不得恭恭敬敬,就算是长辈,也不该故意摆架子。”

    “就你话多,上车,回府!”朱秀登上马车,马庆驾车,两队亲卫护在左右,朝州桥方向驶去。

    以朱秀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恩宠,符彦卿的确没有资格在他面前摆谱。

    朱秀敬他也不过是因为他是符金环的父亲。

    符彦卿年届六十,说是一头没了牙的老虎也不为过。

    当年叱吒疆场的符第四,如今只是个为了家族荣华富贵奔走游说的花甲老人。

    作为军功起家的军事贵族,符氏在大周军中的影响力日渐消亡。

    并且在将来,伴随中央集权一步步加深,这种本质为藩镇军事门阀的家族还会进一步衰落。

    卫王头衔,的确荣宠无比,但在朝堂真正的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