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事将启,崇祯分权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战事将启,崇祯分权 (第2/3页)

的军令一般都不会给出什么其他意见。

    但是,毕竟军中无小事,事情同样纷杂,在这样接受事宜之后,崇祯尽管仍然将农令以及春耕当做当下的最主要之事,但是放在这方面的时间精力却不由自主地缩减了不少。

    “好,那便多谢太祖了!”

    崇祯听了这话,一点没有担心太祖这是在分自己的权力,反而如同一下子少了一大块压力一般。

    尽管经过了这么些次的战争,崇祯对于作战也不再是新手,而且对指挥战争同样有些兴趣,但是在当下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被迫新增这么多事务,对他来说,同样是很大的负担。

    此前是因为终究对于徐允祯这个此前不过是普通勋贵子弟,通过英魂洗礼才得以变成将领的人不够放心,所以崇祯才花了这么多心思查看军政事宜的处理情况。

    现在既然太祖愿意打包票,帮自己承担一应后续的应对,崇祯自然喜不自胜了。

    有了太祖这话,崇祯就能把那些军政事宜减少,如此一来,他也就有更多时间参与到农令的事宜之中。

    事实上,现在农令体系,与村令体系差距确实很大,而且存在明显的不同。

    村令不管如何,之前要么是吏员要么是跟着吏员学过的新军将士,他们都是知道如何执行命令,如何上报工作情况的。

    但是农令,本身完全是以农事的能力评选,这样一来,选上来的其实大多数都是对人际、对管理几乎没有任何经验的人。

    让他们直接负责农桑,他们自然得心应手能够做得明显比其他人优秀很多,但是让他们通过教导的方式,带领其他人学习如何更好地种田,这就明显触及到很多农令的短板了。

    而且,这些农令,总共一百五十多人,但是其中能够识文断字,可以自己书写相应文字的,只有不到两成的量,其他人要么是不会写,要么是认都不会认。

    但是,每天的农令工作情况,按照崇祯的要求,那都是需要以报告的形式上报上来的。

    现在来说,都是村落里的村令来帮助农令们完成这项工作,其他的沟通配合也基本上都是如此。

    等于说,现在的农令做事,除了极少部分人之外,都需要有个村令或者村尉在旁边帮他们,他们才能完成自己应该做到的事情。

    这肯定与崇祯所设想的有差距,这方面的事宜,他肯定也要想尽办法进行调整。

    而这,肯定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还有,尽管你看不上那些官员,但是也不必将京城之中的所有事宜都经过你的手之后才做决定。”

    “当下一城之地,这样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大明绝不会只有一城之地,现在的新大明,也早已拥有多城多地,你是时候将京城的具体管辖分出来让别人处置了。你只要管理好他们就行。”

    讲完军事上的事情之后,朱元璋又对崇祯在执政方面的这一块内容讲了几句。

    所讲述的内容,和上面说到军事的一样,都是为了让崇祯将完全可以分出去的工作,让渡出来,自己专心做皇帝应该干以及朝廷急需的事情上。

    朱元璋当初尽管也是一个工作狂的皇帝,但是到底在实际工作之中,那也是各个职位各个岗位都安排上了相应的人员,主要做的除了处理相对更大的事务之外,都是在调整管理官吏。

    同样每天好几个时辰在朝政上,崇祯只能讲京城一地的地方控制得当,但是朱元璋当时却可以将整个国家理得顺顺当当,其中,单就京城的管理,其实比崇祯现在做到的效果还要更好。

    这,就是善于用人的重要性。

    崇祯该说不说,算是很不懂得用人的典型了。

    毕竟,除了他之外,也没有哪个皇帝,十七年的时间里,就能换将近二十位首辅,这样频繁更换首辅,朝政那是必然没办法稳固的。

    现在的崇祯吸收了之前执政的教训,直接用制度来管理,直接通过最底层最直接与百姓接触的人来管理,而且还每天都核查他们的工作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