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唐宋青花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唐宋青花 (第1/3页)

    仔细想想,其他的颜色釉,陈文哲差不多做全了,但是就是没有特别做过青花瓷。

    这有点不对,其他斗彩、五彩都做过,怎么能不做青花?

    青花瓷,准确的说应该称之为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我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烧制青花瓷器,自然不难。

    至于青花瓷的各种器型,陈文哲也能做到最好。

    所以,现在最应该研究一下的,反而是青花料。

    其实,说得简单点,青花瓷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的瓷器。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要不然,青花瓷也不会广泛流传开来。

    青花虽然很漂亮,但是漂亮的釉色多了,为什么青花最广为人知?

    还不是容易烧,成本低吗?

    现在的人都以为,青花瓷是元代发明的,其实不是。

    准确的说,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

    也就是说,唐代和宋代,也是有青花瓷器的。

    这么说起来,元代最多也就是把青花瓷发扬光大,而不算是创烧。

    当然,成熟的青花瓷,肯定是出现在元代jdz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则成为瓷器的主流。

    特别是明宣德时期,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再说回唐代,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市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

    还有香江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

    丑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

    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

    金陵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通过对扬市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南河巩县窑。

    近些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