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六章精美壮观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精美壮观 (第1/3页)

    我国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

    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

    地位这么重要,还十分出名的编钟,自然会受到重视。

    所以,里面有一套很复杂的编钟,就被修复挂了起来。

    也是在此时,陈文哲看到了这套音乐系统的复杂,就只是钟架,做起来就十分麻烦。

    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

    整个钟架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

    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

    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

    短架(左)长335、高273、长架(中、右)长748、高265厘米。

    这套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

    上层3组为钮钟,19件;

    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

    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

    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

    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

    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

    编钟的悬挂有三种方式,下层钟用环挂式,挂钩为爬虎套环和双杆套环两种中层钟用钩挂式,挂钩为框架钩和焊钩两种;

    上层钟用插挂式,是以插销入挥、串钩钟钮。

    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

    铭文多数错金,全部甬钟的记事铭文均为“xxx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谁。

    可惜,也不知道是那一家人真不懂,还是故意的,他们并没有把这些东西是谁的,标记出来。

    不过,有着这么一套编钟殉葬的,身份肯定低不了。

    看着照片旁边的注解,陈文哲满心的惊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