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解开心结

    第一百三十五章 解开心结 (第1/3页)

    宋濂笑道:“好了,好了,你们的事情你们私下去处理,现在克扬你尽快把消息传递回去,同时帮着钟离打探一下张士诚的行程;仲月,如果方便的话,留意一下白莲教和朝廷的动作。有什么事情来我这里详谈!”

    孔克扬点头答应,和众人招呼一声急匆匆的出去了。

    楚仲月连忙说道;“敢不从命!”说完,也跟着出去了,不知道是办事还是去追孔克扬了。

    宋濂看着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的钟离,说道;“他们都走了,剩下有些话我想单独对你说说。”

    钟离打起精神,听宋濂要单独跟他说什么。

    宋濂叹了一口气说道:“多半天了,你不仅说话少,精神也很差,这么郁郁寡欢的,我实在担心你以后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失去分寸。你可听过一句话,叫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钟离点头表示听说过,宋濂见钟离点头,继续说道;“那你可知道修行,修行,这个修字,修的是什么?”

    钟离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宋濂答道:“这个修是修的自我,修的内心。你可能会有疑问,这个内心怎么修;俗话说人心向上,人性向下;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人心永远都是不满足的,人性向下则是说为了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人往往是不择手段的。这个人心的不满足就是说人的欲望,人的欲望分各个方面,穷的人求有钱,富的人求有权,有权的求更大的权;甚至有的求长生,当然,也有人求朋友,求亲情,求各种不得,终归到底都是人欲望在作祟。也正是有了欲望,把各种求不得的东西或者不满足的变成自己的贪欲,也正是如此,人有了欲望就变得贪婪,有了贪婪就容易产生妄念,有了妄念就容易产生嗔怪,而有了嗔怪,则怪力乱神,如此下去,人就会纠缠在无边的循环当中而得不到解脱,这也正是你苦恼的根本。”

    钟离问道:“先生的意思是不要让我纠结吴先生的事情。”

    宋濂点头说道;“正是如此,人生有四忌,一忌舍不得,二忌输不起,三忌放不下,四忌看不开。人生尽在舍得间,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拿吴先生的事情来说,首先你不是故意想把自己的行为与吴先生和你的事情接连起来,但人生在世,无论如何都是会有些痕迹留下的,或许时间久了痕迹就淡了,但这要靠时间来稀释,由不得你自己。即便不是大禧宗湮院的人追查,事实还是在那里。

    就像在荒郊野岭春天里的一朵花,日常没人来,它存在与否没有意义;当你有一天去踏春,正好看到了这朵鲜花,你才知道人世间有它存在;而对于这朵鲜花生长在荒郊野岭合适,还是生活在花圃合适,这个没有实际意义,它只是因为你的注意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所以说,吴先生的事情之所以可能会被他们注意,是因为你和吴先生有了关联,即便是你在高丽改头换面隐藏好了自己,或者你还叫大都时候的何四,大禧宗湮院的人如果追查,去问恭愍王帮你制住赵日新的人是什么人,他们编造的再好都经不住查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