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跳蚤书市纪事

    第一节 跳蚤书市纪事 (第2/3页)

等等等等,几千年文化积淀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三十几名包括我在内的很鼓了一番勇气才报名前来的著作者们,在刚迈进标有“跳蚤书市”的大厅时,步态都有点僵硬,微笑都有点尴尬。

    主办人以他的坦诚和热情抚慰了三十几颗心。他姓章,五六十岁了,干了一辈子的书店活。他花白头发绍兴口音满面善相。他摆着桌子端着椅子拎来了热水瓶对大家笑脸相迎。他请来了记者请来了电视台并且向顾客们大声地介绍道这位是某某教授那位是某某研究员,这里都是有成就的学者。他使一颗颗忐忑的心找回了自己的位置。世俗的传统的观念如一丈大水退下了八尺。书市热闹了起来。我瞥见章师傅退到一边去揩抹他头上的汗水。我永不会忘记这位普普通通的书店工作人员。

    三

    我的右侧坐着一位老编审。他熟谙中外文,曾将鲁迅作品和杜甫诗歌译介到国外。他同时又是一位作家,如今在出售自己的诗集,因为出版社要他自销千册。我的左侧是位中年学者,社科院的,为写成那本美育专著,曾在徐家汇藏书楼足足泡了三个春秋。东首一位我认识,是华师大专攻人口学的……

    荟萃的人才摆出了一副做生意的架势。老编审的案头煞有介事地搁了一只放零钱作找头的纸盒。有人来翻他的诗集了,他马上欠起身子发出被人赏识的微笑。买卖双方仅只交谈几句,老编审便如逢知己般执意不肯收钱,把签了名的诗集赠送给人家。午间他去了趟厕所,途经一个新书展销厅,流连忘返许久后掏腰包买回了一本可抵十七八本诗集之价的辞书。傍晚,他那也干翻译出版工作的妻关切地为他送来一件羊毛衫,很内当家地询问一天之营业额。老编审呐呐了。我笑着代他回答:售出三册,赠出近二十本。那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