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从《女儿难》谈起

    第八节 从《女儿难》谈起 (第1/2页)

    《女儿难》在《解放日报》连载后,我获知了不少来自于读者,尤其是来自于女性读者的意见。对于我在这部小说中所显示出来的关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大部分读者是持认同态度的。

    我写的是一个两难于职业和家庭之间的女执法官的故事。作为一个负有相当责任的社会人,她必须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坚持原则,乃至于在一定的情况下铁面无私到六亲不认;而作为一个家庭中的女儿、妻子、母亲,她又不能不时时面临着原则与亲情、公务与私事、社会大环境与家庭小氛围之间的矛盾,所以她活得很累、很艰难。当然,也惟因这累、这艰难,才使她的生活显得充盈、厚实、风波叠起、色彩斑斓,她在苦苦地燃烧了自己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奉献出光与热的幸福和自豪。

    我自认为我在这个文学形象的身上,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现今职业妇女的追求与困惑。社会发展到愈来愈文明阶段,也便有愈来愈多的女人挣脱了被圈养的囹圄;她们参与了愈来愈广泛的社会活动,也便有7愈来愈复杂的迷茫、焦灼和彷徨。女人不再仅仅为一个家庭和一个男人而活着,于是女人的文化也便带有了更多的社会性。《女儿难》正是试图表现女性命运的这一嬗变,或许也因为此,才引起了女读者们比较普遍的注意和比较强烈的反响。

    自然因为自己也是女性,我对女性问题的研究素来饶有兴趣。近两年涉足小说创作,很顺势地把笔触伸向了女性题材领域。在我已经发表的数部中篇小说中,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女性,这在我,倒也是始料未及——并非预谋,仅只是多年定向注意的积累终于有了个喷发口而已。

    我曾简要申述过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