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我老了吗?

    第六节 我老了吗? (第3/3页)

而枯干了的嘴唇显得滋润些,使自己临出门对镜一望便重新升起了自信,出了门后无论面对了谁都不会自惭形秽。我喜听音乐,爱吃美食,愿与志同道合者谈心聊天,聊着聊着还喜嗑点瓜子喝杯咖啡,愿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一如既往地热衷于旅游,对异乡外地的风俗人情饶有兴趣。我还对这光怪陆离的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保持着浓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欲。只要有机会,虽下不成大海,却也偶有沾水之举,比如买点自以为“盘子小”必有利可图但一进去就“套牢了”的股票;比如向某本综合性杂志“承包”某一期的组稿和编务工作等等。我决不以“我已经老了”作懒惰的借口,只要我认为需要,该学的我就努力地学,该干的我依然积极地干,相信即使是“80岁学吹打”,也总比正当青春年少却去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强。抱着“干什么事,只要干,总不嫌晚”的信念,我38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40岁时学会跳交谊舞,43岁到48岁的5年内,不但写出了10来个中篇、一部长篇、百余则如本文似的随笔和小品,字数超过100万,而且同时还因了本职——教师工作的需要,主持编写了近200万字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时至今日,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生命中最有价值、最有成果、最有积累、最有色彩、也就是说最辉煌的一段,正是在中年!

    很多人把中年比作收获的金秋,我局部地赞同这个美丽的比喻。但如果你往生命历程的前站看去,你会发现路还很长,而远方的景象,竟比那已经退到身后去的开阔奇妙得多。若是这么想着又这么生活着,中年其实还正是那灼灼的正午,凌空的烈日,恰是光焰最炽之时!

    何须总以“我老了吗?”这个问题来苦苦折磨自己呢?

    真有“我老了吗?”这个问题不由分说地爬上了心头,又何不正好藉此调整自己的心态,重建自己的形象,奋发自己的意志,作人生的又一阶段的拼搏?

    不回避,也不气馁。愿我的同龄人与我共识,同行。

    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