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请君入瓮

    第四十四章 请君入瓮 (第2/3页)

    百里云见嬴余坐下后,又接着道:“在下之所以做此推论,完全是基于之前的合纵之策。不过东方六国合纵也只是权宜之计,以前会盟成功就会散盟,而且有时才联手抗敌,转身又相互征伐,更有甚者卑躬屈膝,求和于秦以自保。”

    “可见六国结盟只为利益,并无多少情谊,如此则合纵结果难料。因为信陵君客居邯郸,并无实权。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若不得利益,其他五国未必动兵,如此合纵是否成功仍在两可之间。”

    百里云说罢又暂时停了下来,观察众人的反应。

    因为他这番话等于削了六国的面子,好在他并没有指名道姓,有些人脸上虽有怒色,却没有人再跳出来指责他。

    而原本面有怒色的嬴余此刻却又面带笑容,似乎对百里云的这番话颇为满意。

    但是他这番话虽是说六国,其实却是指向了信陵君。

    信陵君目前客居邯郸,无权无势,身份尴尬。若真有有所作为,则必须要谋得实权才行,如此却又和之前的楚国祭祀联系起来。

    此举无异于将信陵君架在火上烤,当然有心之人自然也会想到平原君。

    毕竟刚刚赵刚已经跳出来过了,好像是为了证明无辜,但是有时反过来说,心中没鬼,你着什么急?

    百里云又特意望了望楼上的雅间,他相信就算信陵君等人没有亲至,也必然有他们的亲信到场,毕竟这个事情已经是沸沸扬扬,他们不可能不留心。

    可惜楼上雅间没有一丝声音,就连刚才一直逼他上台的女子,也不发一言。这倒是让百里云有些失望,于是他又继续说了下去。

    “既然在下能够想到,我想秦国的文臣武将,也必然能够想到。而且攻伐之战贵在隐秘,正所谓神鬼莫测方为上谋,没有可能兵尚未出,征伐之事就已经闹得天下皆知的道理,这实在是兵家大忌,智者不为。”

    “若如杜公子所言,那秦国不会攻伐魏国?”

    雅间中的女子终于又开口问道。

    百里云闻言却是有些奇怪。这女子明显是要为难他,刚才他如此贬低六国,她竟没有借机发难,引起六国对他的仇视。

    此刻却又关心是否秦国会否征伐魏国,难道她真的只是想听听自己的辩论?让百里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她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秦国有函谷天险,进可攻,退可守,六国联军从未破此天险,秦国出兵纵然战败,也不会丢地亡国,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出兵的可能。”

    百里云因不知她何时发难,故意说的前后矛盾,卖了一个破绽,看她如何回答。

    “杜公子刚才不是分析得头头是道,说什么六国贪利,秦国智者不为。此刻却又说有可能,岂不是前后矛盾?如此首尾两端,恐怕难以让人信服!”

    那女子果然抓住百里云的矛盾之处,开始攻击他。

    “兵者诡道也,若战局犹如黑白分明,那岂不是遍地都是名将?在下在此不过是分析各种可能罢了。”

    百里云见那女子攻击他的矛盾之后,在场不少人点头,便又含糊其辞,故意装作毫无把握的样子,想将她的目的引出来。

    “如若杜公子所言,为何此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是否是有些人别有用心?”

    那女子又调转话头,想将话题转到谣言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