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司马光:为了少主,便受此委屈!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司马光:为了少主,便受此委屈! (第1/3页)

    章惇和沈括,在都堂令厅里饮酒叙旧。

    很快就引来了其他人,张璪、李清臣甚至西府的安焘,也一起来凑热闹。

    一顿酒下来,大家就完全熟络了起来。

    不要看沈括,在现代人眼里的形象是一个科学家,就以为是什么理工科。

    但实际上,人家是正经的士大夫,嘉佑八年的科举,他虽然没有考到前六,但也是稳稳的当科进士。

    诗词文章,无一不精。

    一群人在都堂喝高了,自然就开始吟诗唱和。

    一人一首,一时都堂内,诗文盈满,又是文章满满的一天。

    都堂内的老吏们,趁机将几位相公的诗文抄录下来。

    说不定将来能卖些钱!

    ……

    都堂内在吟诗作赋。

    汴京城中的韩绛府邸,也在唱和。

    这也是士大夫的日常了。

    写诗、唱和,以文会友,乐此不疲。

    酒过三巡之后轮到苏轼唱和,作为晚辈,苏轼唱和的诗句,自然是将韩绛和张方平都高高捧起来。

    听得韩绛和张方平,都是忍不住的抚掌大赞。

    苏轼的诗,作到一半时,一个韩家的下人,就悄悄来到韩绛身边,凑到他耳畔耳语了几句。

    韩绛听完,不住点头,等到苏轼唱和完毕。

    他才压了压手,示意歌舞管乐暂停。

    “宣徽……”韩绛先对张方平拱手,然后又和苏轼说道:“子瞻……”

    “有一个好消息……”

    “适才有小报刊登内探消息……言说……”

    “当今天子重文脉!”他拱手对着皇城方向一礼:“初次召见大臣独对,便委以文脉兴盛之事!”

    “实乃是国朝幸事,天下幸事!”

    于是,宴会中,立刻洋溢起欢快的气氛。

    哪怕是张方平也笑意盈盈。

    一位重文天子,再怎么样,都比一个重武天子要好!

    苏轼更是心潮澎湃,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好似充满了光明。

    少主仁圣聪俊,又重文脉教化。

    天下事,何愁不能兴盛?

    苏轼欢喜的说道:“我辈何幸竟遇此明主?”

    ……

    司马光从冯京的府邸走出来。

    “冯当世这金毛鼠,果然是靠不住!”他的眉头渐渐皱起来。

    司马光本想请冯京和他明日一起上殿。

    可冯京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