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卧底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卧底 (第3/3页)

    赵煦也是到了十二三岁时,才知道的。

    因为梁从政总会悄悄的对他通风报信。

    “梁从政怎么说?”赵煦问道。

    “梁从政言:张都知昨日似乎去了崇文院……”刘惟简说道。

    赵煦眯起眼睛,微笑起来:“善!”

    他看向刘惟简:“老钤辖,此事切记不要和外人言……”

    “即使姐姐也不能说……”

    “老奴晓得!”刘惟简跪下来磕头:“大家放心,老奴会将这些事情带进棺材里!”

    赵煦点点头:“朕不会亏待老钤辖的!”

    “今年兴龙节,朕会和太后说,给老钤辖一个养子的名额……”

    刘惟简立刻跪下来谢恩:“大家隆恩,老奴感激涕零!”

    大宋对内臣收继养子,尤其是宫中的内臣养子,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和设计。

    不仅仅限制养子的数量——一般一个,最多两个。

    还在制度层面上,提高收养养子的门槛——除非有特旨,不然就只有押班以上的大貂铛才有资格收养养子!

    像刘惟简这样的内臣,假如没有特旨,他大抵这辈子也指望不上收集一个养子。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刘惟简就没有养子。

    不是赵煦不肯给他找,实在是那个时候刘惟简已经快死了。

    而内臣收养养子,可不是现代电视里那样,喊一声干爹就行的。

    父子感情,岂是这样简单就能培养起来的?

    那是需要朝夕相处,也需要认真培养的。

    因为养子不仅仅继承姓氏,也会继承其功名。

    是的!

    大宋士大夫们临终可以上遗表,请求推恩子孙,荫补官员。

    武臣也可以!

    内臣同样可以!

    所以,在大宋内臣们的养子,除了没有血缘关系外,和亲生的没有区别!

    像是著名的内臣世家蓝家的人,迄今依然年年祭祖,人家是真的将养父当成生父看,也将养父的养父视作祖宗祭祀!

    送走刘惟简,赵煦眯起眼睛,看向保慈宫方向。

    “嘿!”他哂笑一声:“老东西,上上辈子,让汝寿终正寝了!”

    “这一世朕都还没有找汝的麻烦……汝倒是三番四次的要来找朕的麻烦!”

    “那朕就陪汝好好玩玩吧!”

    这一世,若不能好好收拾那个老东西,别人恐怕还会以为,他这个皇帝和仁庙一样是好好先生呢!

    “冯景!”赵煦对冯景招了招手。

    冯景立刻来到他面前:“大家有何吩咐!”

    “走!”赵煦笑起来:“今天天气这么好,岂能不去坤宁殿和保慈宫,请太母、母后一起出来赏花、游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