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各自的上书

    第两百四十八章 各自的上书 (第2/3页)

宫对司马光的好感,司马光就算是拜了宰执,入了都堂其实也只能做一个让人讨厌的反对派。

    回到福宁殿,赵煦就提笔给高公纪和向宗回,都写了一封手诏。

    然后让冯景送去通见司,快马送去熙河路。

    手诏上,赵煦日常问了问两位国亲在熙河路过的怎么样?然后也问了问当地的气候、降水和官员们都在做什么啊?

    最后才是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不怕困难,再建功勋。

    做完这个事情,赵煦就将笔一丢,去了御花园里散步。

    ……

    陈州,府衙之中。

    司马光拿着阳燧,正在看着刚刚送来的邸报。

    邸报上刊登的都堂省劄,让他的脸色有些难看。

    “相公……”刚刚接到调令要入京,顺便来陈州拜访司马光的蒋之奇,看着司马光的神色,问道:“发生了什么?”

    “韩子华、吕晦叔,最终还是向王介甫的邪法投降了……”司马光叹息一声,有些落寞。

    蒋之奇听着尴尬的笑了笑。

    他和苏轼已经通过信了,所以知道一些朝中的事情。

    他尝试着劝道:“不瞒相公,下官入京前,曾去江宁府拜见过荆国公……”

    司马光闻言,看向蒋之奇问道:“介甫的身体如何?”

    “荆国公精神还好,就是身体看着消瘦,不复当年矣……”蒋之奇回忆了一下他在江宁拜见时见到的王安石就认真的回答。

    司马光叹息一声:“王介甫也如老夫一般了呀……”

    他的身体也不好。

    去年的那场大病,几乎要了命,虽然靠着顽强的意志力撑了过来,但他也因此知道自己已油尽灯枯。

    再来一场病,他绝对撑不过。

    对王安石,司马光觉得,他没有私怨,只是对事不对人。

    他还是承认王安石的文章很厉害的。

    个人也尊重王安石的品德。

    只是,看不惯王安石的新法。

    尤其是那些倍克百姓,以理财为名,行敛财之举的法令。

    蒋之奇不知这些,以为司马光也动了旧情——毕竟,司马光和王安石、韩绛、吕公著,曾并为嘉佑四友,于是趁机劝道:“相公,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下官听说,新法的许多弊端和弊政,也都在调整……”

    “如今文太师、张节度,还有韩相公等元老大臣秉政……”

    司马光却挥手打断蒋之奇要说的话,道:“颖叔,休要再言……”

    “老夫此生,不除王介甫邪法,死不瞑目!”

    蒋之奇躬身谢罪,道:“相公……”

    “不必再说了!”司马光沉声道。

    蒋之奇叹息一声,也不好再劝,只能再拜告辞。

    司马光亲自将蒋之奇送出府衙大门,然后拱手道:“颖叔莫怪老夫……”

    “老夫所虑,非在当下,而在将来……”

    他悠悠一叹:“老夫何尝不知,韩子华等人,已经在尽力改善王安石新法,去其倍克,加其便民……”

    “实在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日,韩子华可以改其便民,罢其倍克……来日若有奸臣蛊惑,以‘变法’为名,再兴倍克……”

    “苍生何辜!”

    这正是司马光最担心的地方。

    唐玄宗年轻的时候,何其英明神武?

    然后,一朝怠政,沉迷享乐,就任用奸臣,大肆敛财,造成天下板荡,国家沉沦。

    当今天子亦是年少聪俊,大有为之主。

    若其在位日久后,也和唐玄宗一般……如何是好?

    所以必须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打倒、批臭,让后来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可惜,没有人支持他。

    更没有人相信他。

    都认为他在杞人忧天也都觉得他在无理取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