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六章 司马光和汴京新报

    第两百五十六章 司马光和汴京新报 (第1/3页)

    已是十月乙酉(24)。

    汴京城已经变得越来越冷了。

    寒风呼啸中,几个卖报的童子,沿街叫卖着。

    他们虽然已经穿上了厚厚的麻布,但依旧被冻的小脸通红,鼻涕横流。

    好在,他们看上去营养还不错。

    面色红润,头发也比较干净。

    不再是最初那些脏兮兮的满大街乱窜的孩子了。

    “卖报……卖报……”

    “今日份的汴京新报喽……”

    “西夏国王秉常及太后三日之内,相继去世……天子遣使致哀……”

    更有那比较机灵的孩子,开始用着语言挑逗路人的好奇心:“本报评论员胡飞盘对此做犀利点评!”

    于是,一个骑着马的老人,勒住了缰绳。

    他的随从们旋即停下来。

    老人看向路边叫卖的童子,非常好奇,他对那童子招了招手。

    “客官可要买报?”那孩子看向他,颇有礼貌。

    老人问道:“多少钱?”

    “五钱!”童子微笑着说道:“客官,很划算的……”

    “五钱而已,既能买到当今天下大事,也能知朝中大臣变化……”

    “更能看到胡飞盘的准确点评!”

    老人听着这个孩子的清楚的话语,从兜里数出五个铜钱递了过去,然后问道:“汝识字?”

    孩子答道:“识得一些……”

    “为何不去读书?”老人好奇起来。

    “俺有读书……弟弟妹妹都有读书……”

    “嗯?”

    “俺们把每天的小报卖完了,就可以去读书……有先生教俺们呢!”这个孩子看着不过十一二岁,但在老人面前,却不卑不亢。

    这让老人不由得高看了一眼,于是问道:“汝父母呢?”

    孩子低下头去:“俺爹前年病死了,俺娘就改嫁了……”

    “哦……”老人更好奇了:“既然如此那汝读书的钱从何而来?”

    “报馆的会首,请的先生……”孩子也不隐瞒。

    “会首请的?”老人感觉仿佛在听神话。

    这大宋的会首们,出了名的吃人不吐骨头。

    怎么可能会花钱请人教这些孩子读书?

    “会首说,俺们要卖报,就得识字……故而请先生们教俺们识字……”

    “哦……”老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他想起了一个事情,问道:“汝可爱识字?”

    孩子欢喜的点头:“自然爱!”

    “为何?”老人问道。

    “因为识字多可以拿赏钱……”

    “识得一百字,并会写出来,就给一贯钱……五百字又是一贯钱,一千字、五千字更有赏格……”

    老人听完,对童子拱手:“多谢!”

    他拿着那小报,看了一眼。

    确实和范祖禹所言一般,这汴京城新出的这个叫‘汴京新报’的小报,迥异于过去一切小报。

    它不仅仅比过去的小报要大好几倍。

    而且,排了好几个不同的版面。

    老人想起了童子方才所言,他叹道:“这‘汴京新报’的会首,居然别出心裁,想出了以钱赏童子识字之法……”

    “定是一位热心教化,有志于圣人之道的大儒……”

    于是,他就对自己身旁的一个元随吩咐:“去打探一下,这‘汴京新报’的会首姓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