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二章 伴读和涟漪

    第两百六十二章 伴读和涟漪 (第2/3页)

回便服,便去了保慈宫里。

    和两宫汇报了一下,接见章惇的事情。

    同时也说了让章持入宫的事情,理由很简单——儿听说仁庙读书有晏殊伴读,儿很羡慕,所以就想找些伴读,恰好章惇入宫,就点了其子之名。

    这种小事,两宫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向太后更是提议:“六哥确实应该多找些人来伴读,亲近宰执、勋臣,方是长久之道!”

    说着,她就问着太皇太后:“娘娘觉得呢?”

    太皇太后微笑着点头:“太后所言甚是!”

    这是个好机会!

    将勋贵子弟,都安排到官家身边。

    这样官家长大了也就对这些人有了感情,自然会和他们亲近。

    赵煦自然不会干预。

    甚至这就是他在起念要将章持放在他身边,就已经想好的事情了。

    经筵官不可能只有一个,伴读自然也是一样。

    对赵煦而言,这其实也是个好事。

    通过经筵官拉拢士大夫,再通过伴读,把勋贵家族给圈住。

    等到明年,再想个办法,把武学那边更纂在手里面。

    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自身的安全感了。

    ……

    夜幕徐徐降临。

    章惇乘车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张氏和往常一般,早早的领着家人在门口等候他。

    等他进了门,张氏更是亲自为他解下衣袍,脱下靴子。

    看着章惇的眼睛,一直停留在次子章持的身上。

    张氏忍不住问道:“君为何一直在看着持儿?”

    章惇握住妻子的手,道:“为夫在想,持儿明明一直在家,鲜少外出,更不曾去瓦子勾栏厮混……”

    “官家是怎么知道他的?”

    张氏惊讶了一声,连忙关切的问道:“官家知道持儿?”

    “可是持儿在外做了什么事情?”

    就要将章持叫到面前责骂。

    章惇连忙拉着张氏,道:“夫人不必着恼,是好事……”

    “今日为夫奉命独对,官家忽然言及持儿,还说让持儿明春去经筵上给官家伴读!”

    张氏深吸一口气,其他章家人则都是欢喜起来。

    特别是章持,颇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

    而他的样子被张氏看到了,张氏顿时就道:“怎可如此骄傲?!”

    她抓着章惇的手,理解了章惇的担忧。

    自古,伴君如伴虎。

    何况,当今官家才十岁!

    “夫君,为何没有推辞?”张氏问道。

    章惇叹息着:“官家隆恩,况且当时官家还说了‘卿难道忍心,朕在宫中独自读书?’……话都这样说了,为夫哪里还敢推辞?”

    张氏叹了一声,想到了当初真庙欲封禅泰山,并大兴土木。

    但他害怕朝野反对,就给宰执大臣赐下大量珍贵之物。

    以天子之尊,贿赂宰执。

    宰执们只能捏着鼻子,陪他一起玩祥瑞过家家。

    于是,搞得乌烟瘴气,上下沸腾。

    连泰山从此在世人眼中,都褪去了神圣的光环。

    张氏没有办法,只好对章持道:“持儿,从今天开始,便在家中给我好生学礼……不可有丝毫懈怠……”

    “诺!”章持规规矩矩的磕头。

    章惇家里一般外人会以为,以章惇的脾气,必然事无大小,皆是章惇做主。

    但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章惇家里真正做主的是其妻张氏。

    这个从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妻子,既是章惇的贤内助,也是他的灵魂伴侣。

    夫妻感情更是无比和睦,成婚二三十年来,几乎没有红过脸。

    而且,好多事情,特别是涉及那些需要选择的时候,其实都是张氏在推着章惇前进。

    ……

    起居郎范百禄,将今天在崇政殿中记录的文字,最后整理了一遍,润色之后,就将之盖上起居郎的印信。

    接着他换来一个老吏,嘱咐道:“送去崇文院归档到元丰八年十月政目下,贴注丙戊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