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还是钓鱼

    第两百七十二章 还是钓鱼 (第1/3页)

    元丰八年十一月丙午(十六日)。

    赵煦陪着两宫,再次来到庆寿宫,视察庆寿宫的翻修工作。

    随着张茂则‘自请归老’,这个事情就落到了太皇太后身边另外一个大貂铛粱惟简的肩上。

    粱惟简办事,还是很利落的。

    庆寿宫的工程,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属于慈圣光献的宫殿,每天都在变得更像高氏喜欢的形状。

    将庆寿宫视察一圈,赵煦就道:“梁都知任事果然勤勉,宜当褒扬!”

    粱惟简当今喜滋滋的拜道:“老臣给娘娘效命,不敢求赏!”

    赵煦却是从自己身上,拿出一枚白银制作的花钱,微笑着递给粱惟简:“都知莫要推辞了!”

    “赏功罚过,皆当从速,此乃国家长治久安之道:”

    “这花钱,就算是我给都知的赏赐。”

    粱惟简不敢接,看向两宫。

    太皇太后笑骂了一声:“官家赏赐给汝的,汝就接着吧!”

    粱惟简顿时欢天喜地的叩拜:“臣谢大家恩赏!”

    说着就恭恭敬敬接过那枚花钱。

    花钱不重,才一两而已。

    但这是皇室特制的东西,做工精美,纹路清晰,上面还有着篆书文字:白头偕老,子孙延绵。

    粱惟简顿时心领神会,感激的看了一眼赵煦。

    这可不仅仅是赏赐,恐怕还有着某种寓意在内。

    粱惟简是知道这位官家,很少无的放矢的。

    所以,这算是大家的一个许诺吗?

    朕保汝夫妻偕老,子孙世代为宦?

    这可比赏他黄金千两,宅邸百槛更让他兴奋、喜悦。

    ……

    回到保慈宫,两宫和赵煦闲聊了一会。

    太皇太后便与赵煦道:“官家,前两日那个案子,都堂派去复核的大臣,回报了结果……”

    “官家可想知道?”

    赵煦点点头。

    太皇太后便和在她身后侍立的文熏娘吩咐了一声,后者便将一大沓的文牍、奏疏送到了赵煦面前,还诺诺的道了一个万福。

    赵煦看一眼这个小姑娘,轻声谢了一句。

    后者诧异了一声,然后便悄然站在了赵煦身后。

    这个小姑娘是很乖巧、懂事的。

    至少,目前来看是这个样子。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很喜欢她的性子,就连赵煦也习惯了她的存在,并接受了她的服侍。

    当然,这过程中到底有多少是刻意演的,就只有赵煦自己清楚。

    赵煦翻开在他的面前一本本文牍,仔细的阅读起来。

    一边看,他一边点头,相关案卷逻辑清楚,所有口供都串联在一起。

    和石得一汇报给他的情况,相差不大。

    这个事情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就是狗血。

    首先是僧录司的官员,为了钱,向十几个没有度牒的沙弥索贿。

    是的,是索贿而不是接受贿赂!

    原因很简单,在二月开始,随着宫中法事越来越多,汴京城里的真和尚不够了。

    没有办法,僧录司只能找来些没有度牒,但真的会念经的和尚入宫。

    这些和尚入宫念经,自然会拿到赏赐。

    这个时候僧录司的胥吏就看着眼红了。

    于是威逼利诱这些沙弥分红。

    无奈的和尚们,只能分润了一部分好处给这些胥吏。

    事情到这里,本来无人知晓。

    只是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