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 招考吏员

    第两百七十八章 招考吏员 (第2/3页)

吏开始有俸禄,开封府的胥吏的俸禄,甚至赶得上一些偏远军州不入流的小官的俸禄了。

    以僧录司为例,月俸加禄钱,在七贯以上,月入五千钱!

    在汴京城,这个收入已经是那些抗包的力工和在城外挖壕沟的民夫的收入的两三倍了。

    而在汴京城里,穷措大们,靠着给人抄写书信或者画画,他们一个月能赚到多少?

    有三贯钱吗?

    现在一个月收入七贯起步,旱涝保收的工作机会出现在这些穷措大面前。

    他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抢啦!

    只要基数足够多,选择的范围就足够大。

    还怕选不出合格的胥吏?

    笑话!

    赵煦可是在现代看过考公的浪潮。

    就连他自己也盘算过要不要去考一个?

    蔡京楞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了。

    他是何等聪明的人?

    自然清楚,赵煦的意思。

    他连忙拜贺:“圣明无过陛下!”

    “只是,这胥吏考核如何考呢?”

    赵煦笑了,他想起自己在现代听说过的一些事情,随口道:“这简单……”

    “首先,自当是选三代清白,无有劣迹的良家子!”

    这是自然!

    若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混进官府,那也就不要去想官府能有什么廉洁性和办事效率了。

    只有良家子,而且是那种三代清白的人,才可以入选。

    因为这种人,一般都具备一个让皇帝喜欢的特质——忠厚淳朴。

    没有皇帝不喜欢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也方便官员管控——良家子,都是有家有口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软肋。

    “然后,再出试卷,考其文理、刑律、算术……”

    “当然不必如考举一般严谨……毕竟选的又不是士大夫,不过胥吏而已,只消其文字合格、算术精明,略通刑律便可……”

    “然后再从众人之中,选取前五十之人,进入开封府,由卿及开封府推官、判官等共同面试,试其才能高低、品德优劣……”

    “最后选其最优者,用为吏员……”

    赵煦慢慢说着。

    蔡京听着,心中惊讶无比。

    他知道,这一整套取用胥吏的制度,前后严丝合缝,逻辑清楚。

    而且蔡京还敏锐的意识到了,如此一来,吏也可能和官一样,具备流动的特性。

    旁的不说,开封府内的吏员,若都是这样选拔出来的,那就可以随意调动他们了。

    不听话的,直接可以踢出官府——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这恐怕不是这位小官家自己想出来的。

    只能是先帝的手笔!

    甚至很可能是先帝琢磨了很久,最后教给了这位官家的。

    而官家也果然是能藏事!

    今天之前,恐怕没有人知道此事。

    这让蔡京的身体开始颤抖,他举着朝笏恭恭敬敬的再拜:“陛下神圣睿知,谋划深远,圣君风范,令臣感佩至极……臣唯奉诏而行,不敢有异!”

    这就是表决心,也是在表忠心!

    赵煦听完,也没见蔡京的恭维放在心上。

    因为他早听腻了类似的表忠之语,所以直接过滤掉了那些肉麻的话,只听了‘奉诏而行,不敢有异’。

    于是,赵煦道:“僧录司的胥吏一事,就先这样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