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

    第四百四十八章 血手人屠章子厚 (第1/3页)

    “六哥,要召见元老、宰执?”

    第二天早上,赵煦起来后,循例到保慈宫问安的时候,向太后就微笑着问起来。

    “是。”赵煦轻声答道:“儿听说,宰执之中,有些闲言碎语,不太适合,就想着召集元老宰臣们,问一问,顺便也听听元老宰臣们对这一年来天下政事的意见。”

    对向太后,赵煦现在很多事情,已经不再隐瞒了。

    若这种事情都要瞒着向太后,也太不尊重她了。

    也不要再去吹什么‘母子一心’了。

    基于同样的道理,庆寿宫那边也是一样。

    赵煦在绝大多数事情上,都不会瞒着她们。

    探事司的报告,不仅仅送他这里。

    庆寿宫、保慈宫也是一样送。

    正是因此,两宫对赵煦的信任度才会这么高。

    在两宫眼中,赵煦是以心换心,真诚无比的孝顺孩子。

    却不知,真正高端的猎人,往往都是以猎物的身份出现在别人眼前的。

    向太后拉着赵煦的手,坐了下来,叹道:“就是辛苦六哥了。”

    是的!

    在两宫眼中,在这个事情里,司马光的形象,已经和市井里那些倚老卖老,顽固不讲理的老人挂钩、对等了。

    因为,探事司的报告,送到她们面前时。

    有些时候,会改变一下叙事的角度,或者隐瞒下一些细节、事实。

    这是赵煦在现代留学时学到的技能——他到底是做过主播的,再怎么样也是涉猎过传媒,知道怎么做新闻的。

    小作文更是看过不知道多少篇!

    论带节奏的水平,现在大宋的那些御史言官,全加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

    这次也是一样。

    石得一的报告,在送到两宫的时候。

    就已经隐去了司马光是因为忌讳王安石,所以才反对章惇拜相的事实。

    同时还将一些和此事毫无干系的东西,加入了进去。

    比如说,司马光一直在都堂上拒绝参与韩绛、吕公著主持的很多工作。

    譬如役法调整、青苗法修改等等。

    这些事情加在一起,很容易就可以误导两宫。

    像是向太后,如今就不免在心中嘀咕:“司马光,怎是这样一个妒贤嫉能的人?”

    再想着,她的儿子,为了社稷朝堂稳定,还得耐着性子,屈尊降贵的亲自来处理这个事情。

    甚至为了照顾司马光的颜面,还得拐着弯的假模假样的组局,对外称是什么‘检讨政务’。

    这可真的让向太后心疼坏了。

    拉着赵煦的手,怜爱不已,看着赵煦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慈爱。

    赵煦迎着向太后的目光,低头道:“儿不辛苦,辛苦的是母后、太母。”

    向太后更加怜爱了。

    她忍不住问道:“六哥啊,司马公年迈、多病,继续强留着他在朝堂上,是不是不大好?”

    赵煦抬起头,道:“母后的意思是?”

    “是不是可以派人暗示一下?”向太后迟疑着说道。

    “这不大好吧?”赵煦摇头:“司马公乃皇考钦点的辅政大臣,道德天下无双,儿还有许多事情,尚需向司马公学习、请益呢!”

    司马光怎么可以致仕?

    他必须留下来,为大宋社稷发光发热到最后一刻。

    就连他去世后的遗产,赵煦都得充分榨干了。

    司马光可是旧党赤帜!

    在熙宁、元丰时代,他多次拒绝赵煦的父皇的征辟。

    在整个旧党集团中,他都有着巨大的声望。

    所以,只要司马光给赵煦背书了,那赵煦将来要做的事情,就要减少无数阻力。

    当然,欲承王冠,必戴其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赵煦就必须好好扮演他的角色。

    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不同的皇帝,满足着不同人心中的理想。

    向太后看着赵煦,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就是要辛苦六哥了。”

    赵煦笑起来:“儿怎么会辛苦?”

    这话是他发自肺腑的真话。

    他确实不辛苦,反而有些乐在其中的感觉。

    他的演技本就不错,又在现代磨砺过,如今又有着孩子的身份当伪装。

    一个孩子,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孩子。

    哪怕他已经被人们公认聪慧、果断。

    可大多数人,还是会下意识的忽略掉这些东西。

    总会不由自主的将他往好的方面想。

    ……

    跟着向太后,到了庆寿宫后,太皇太后也跟赵煦谈起了司马光的事情。

    比起向太后的委婉,太皇太后就直白多了。

    “这个司马光,老身曾经还觉得他是忠贞老臣,正直君子呢……”

    “却不想,他是朝中最会坏事的!”

    说到这里,太皇太后,依然忍不住有些脸色铁青。

    本来她是很开心的。

    前线王师高歌猛进,章惇以五千禁军,加上两三万的广西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