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人就会被人拿枪指着

    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人就会被人拿枪指着 (第1/3页)

    石得一回到宫里面的时候,刚好看到了御史中丞傅尧俞,从左昭庆门下走出来。

    石得一立刻微微欠身,对傅尧俞行礼。

    这是他个人对这位大宋御史中丞的私人品德的敬重。

    当今天下,能让石得一敬重的大臣太少了。

    傅尧俞就是其中之一。

    傅尧俞也看到了石得一的身影,他微微颔首,回了一礼。

    两人在左昭庆门下交错而过,没有说任何话。

    直到石得一走入宫门,来到贯穿整个大内的东华大街,他才回头深深的看了一眼,傅尧俞的背影,眼中若有所思。

    进了大内,穿过重重宫阙,到内东门下的通见司里,交还了出宫的符印,登记完奉旨出宫的信息,等他到福宁殿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情了。

    进了福宁殿,冯景就已经迎上来,对石得一行了礼。

    石得一还了一礼,问道:“冯邸候,方才中司入觐了?”

    冯景嗯了一声,答道:“中司是奉两宫旨意来向大家请旨的。”

    如今开封府乃是天子亲领。

    自然,一切和开封府有关的事情,都得来福宁殿和天子通气。

    石得一捏了捏自己袖子里藏着的那一张他买到的汴京义报,问道:“大家是单独召见的中司?”

    冯景摇头:“起居郎范百禄在屏风后记录。”

    “哦!”石得一明白了,是公开召见。

    而公开召见,就意味着官家肯定给中司画饼了。

    石得一是很钦佩他所侍奉的这位少主的。

    聪明得不像个未成年的孩子也就罢了。

    关键这对大臣的招数,那是一套一套的。

    朝中上下,只要和他对奏过的大臣,就没有不称赞的。

    连司马光那样固执、古板的大臣,都被其折服。

    而作为,日夜侍奉这位官家的近臣。

    石得一早已经熟悉了这位官家的那些套路。

    无论是见什么样的人,他都会拿出一个让对方舒服的态度和姿态与之交流。

    总能挠到别人的痒痒处。

    特别是,在这样有着起居郎记录的公开召见场景。

    大道理是一套接一套。

    总能站在儒家道德的制高点,对相关问题,做出一些指示。

    也总能通过这种办法,给大臣打鸡血。

    让他们总能产生一种错觉——官家是支持我的。

    石得一有些时候静下心来思考这些细节,总会以头皮发麻结束。

    石得一回想着,他方才在宫外和傅尧俞打的那个照面。

    这位中司神态虽然平和,但他的身体却出卖了——连走路,都有些飘飘然。

    一看就知道,被当今官家灌了一堆的迷魂汤。

    而根据过去的情况来看,一般名声越好,越正直、单纯的大臣,在面圣后,受到的鼓舞的持续时间就越久。

    典型的例子就是执政司马光。

    据说,上次面圣后,司马光已连续在都堂工作了大半个月。

    谁劝都不听。

    最后,还是官家遣了使者,强令其子司马康,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接送司马光上下班。

    同时,必须休沐。

    不然,若司马光出了问题——唯汝是问!

    这才让司马光那边消停了下来。

    想着这些事情,石得一就问道:“大家如今御驾在何处?”

    冯景答道:“大家方才带着甘泉县君,去了殿后的御花园中赏花了。”

    “御花园里,大家在今年开春,种下的那些作物,如今都已经陆续开花。”

    “大家很高兴,这几日每日都会去看看。”

    “哦!”石得一点头。

    今年开春的时候,官家将辽国送来的许多种子,又在宫中指定了不少作物种子。

    然后,就命人在福宁殿后面的御花园中,开垦出了几块土地,种下了那些种子。

    隔三差五的,官家会去看一看。

    天子在宫中亲耕土地的事情,让朝臣们异常兴奋。

    没办法,上一个在宫里面这么做的人,叫汉文帝。

    于是,石得一便从福宁殿的回廊,来到了殿后的御花园。

    果不其然,他一到御花园里,远远就听到了官家的声音。

    “小心些,别伤了花蕊……”

    “再慢些……再慢些……”

    石得一慢慢走过去,看到了在御花园的一角,一块约莫半亩的土地上,官家正领着文太师的孙女甘泉县君,蹲在地里。

    官家的手,似乎握着甘泉县君的小手,好似在指导着什么?

    甘泉县君看上去,也在很认真的学着。

    所有人,都背对着官家和甘泉县君。

    石得一一个机灵,也赶忙转过身去,眼观鼻,鼻观心。

    但嘴角,却忍不住溢出笑容来。

    虽然,官家实岁才十岁不到。

    虽然,甘泉县君也就十二岁多一些。

    但,石得一还是很开心。

    当初,英庙和太皇太后,也是这样的年纪,在宫中相遇。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

    赵煦握着文熏娘的小手,慢慢的教着她,用棉签给开花的西瓜花进行人工授粉。

    这些辽国作为国礼送来的西瓜种子,赵煦是很上心。

    每次来到这御花园,看着西瓜苗日益茁壮成长。

    他就总会想起,遥远的熙河,想到那苍茫大地上,连绵的棉花田,还有在棉花田里劳作的人们。

    当这些西瓜苗,开始开出淡黄色的小花蕾,他就更加开心。

    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棉花开花的景象。

    没办法!

    这是现代留学带给他的后遗症:西瓜配棉花。

    正好,今天文熏娘来了,赵煦就带她来这里,体验一下人工授粉。

    算是给文彦博的奖励。

    老太师应该很快就会知道这个消息。

    这样想着,赵煦就在心中感慨:“朕实在太伟大了!”

    “为了天下社稷福祉,连自身也可以牺牲!”

    不过,话又说回来。

    赵煦侧头,看了看蹲在他身边的文熏娘,文熏娘身上的香味,溢入鼻腔。

    那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