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让英雄去对付英雄,让好汉去收拾好汉

    第五百四十二章 让英雄去对付英雄,让好汉去收拾好汉 (第2/3页)

啊。”

    在出缺的监当官里,汴河锁是油水最丰厚,同时也最悠闲的。

    就算放头猪到汴河锁,也一样能赚的盘满钵满。

    但,在赵煦眼中,石炭场和抵当所才是真正的未来。

    石炭场,就不必多说了。

    能源是一切工业之父,是发展工业的必需品。

    而煤炭,就是未来百年内,最重要的能源。

    哪怕现在,也是如此——汴京人冬日取暖以及四季日常的燃料,离不开石炭场的煤炭供应。

    也只有煤炭,可以满足像汴京城这样人口百万级别的巨型城市的需求。

    不然的话,开封府早就和唐代的长安、洛阳一样,变成一个生态环境的灾难。

    正是靠着围绕着整个汴京而建立起来的十二个石炭场。

    汴京人才能用得上煤炭!

    赵煦对此,一直就很重视。

    所以,过去一直是委派宋用臣、石得一、刘惟简等人,遥控着石炭场。

    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以来,都没有将分布在汴京内外的那十二个石炭场进行整合,以至于他们依然是各自为政。

    至于抵当所?

    这是一个近乎透明的机构。

    始建于太祖建隆三年,最初隶属于开封府,熙宁变法,改隶都大提举市易务,元丰新制归入太府寺,并在汴京城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办事机构。

    这个机构寄托了历代赵官家们,与汴京城大和尚们在金融信贷领域,一较高下的野望。

    是的!

    抵当所,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接受汴京士民官商,抵、当各种贵金属、书画、田宅的类似当铺一样的官方金融机构。

    这实际上就是官方的质库!

    然而……

    百年来,除了外戚勋贵们外,基本上没什么人会找抵当所抵当贷款。

    大和尚们的质库,依然是所有士民官商,抵当、贷款、存钱的首选(质库一直有存钱的业务)。

    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无论百姓还是商贾、官员都怕!

    怕官府知道他们有钱,更怕官府不当人!

    尤其是后者,让所有人都对抵当所,避之唯恐不及。

    赵煦微微吁出一口气。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天下士民官商,对于皇帝的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几乎所有人,都吃过皇帝说话不算话的亏。

    最典型的就是两税法了。

    实施前说的好好的——以后朝廷就只收两税了啊。

    什么徭役、加征、摊派统统没有了啊。

    大家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然后呢?

    两税照收,苛捐杂税、摊派、徭役却一点也没少。

    于是,中唐以后的百姓负担,翻着翻的涨。

    现在,赵煦若是出来,对天下人说:大家放心哈,朕保证,抵当所的一切,严格保密,没有朕的旨意,没有人可以调阅。

    同时,抵当所绝对独立运行,就算是朕也不能轻易插手、干预。

    会有人信吗?

    明显不会有人信的。

    官府是什么样子,千年以来,谁不知道?

    说的好听而已。

    与之相比,大和尚们在这方面,就有着先天优势了。

    对信众们来说,大和尚们是出家人,佛法修为高深四大皆空,无欲无求。

    所以会很放心的去质库抵当、贷款、存钱。

    这种赚钱的买卖,大和尚们自然是很守信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