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仁寿宫杨广政变 忠孝王伸义受诛

    第三十一回仁寿宫杨广政变 忠孝王伸义受诛 (第1/3页)

    上回说到秦叔宝、雄阔海六人战败,命在旦夕,幸叔宝省起李靖之言,救了六人性命。成都见众人不见,心中大惊,令军士搜查一夜,不曾寻得,只得作罢。

    再说隋文天子杨坚,他毕竟年过六旬,怎经得同陈宣华、蔡容华两个妙龄靓女朝朝暮暮寻欢作乐,至仁寿四年,已然病入膏肓。乃令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都进入仁寿宫侍疾。朝廷恐杨广不能主持朝政,遂召杨广入内居崐,住在大宝殿,以备咨询。

    那杨广不愧一代枭雄,为防杨坚突然逝世,预先作好防备。遂作书一封,派人送与杨素。杨素见书,笑道:“这是小事,太子多心了。”把情况详细写下,回复杨广。怎料上天不佑,宫人误把回信送交朝廷。朝廷看后大怒,高声斥道:“朕尚存一气,畜生安敢如此?”

    不期那一日杨广入宫问疾,远远见一位丽人出宫,缓步而来,不带一人,又无宫女。太子举目一看,却正是陈夫人,为要更衣,故此独自出来。杨广见了,吩咐从人且休随来,自己三步并做两步,随入更衣之处。那陈夫人看见,吃惊道:“太子到此何为?”太子笑道:“夫人知天命乎?”夫人不解其意,对道:“太子此言何意?”。杨广笑道:“夫人,我终日在御榻前服侍,父皇已病入膏肓,寿数几何?夫人当早做打算。”夫人惊道:“太子!如何出此大逆不道之言?我已托体陛下,名分所在,岂可生邪念!”太子道:“休得意气用事,仔细思之。”正言语间,忽听得小黄门传呼道:“圣上宣陈夫人!”太子知道留她不住,笑道:“三思而行,不要误了大事。”夫人喜得脱身,心中却恨之入骨,遂把衣衫捏皱,假作惊惶神色,稍俟喘息,宁静入宫。那时朝廷正怒,宫人索取药饵,如何敢迟?那宣华夫人举步到御榻前来,朝廷看他,好似:

    摇摇不定风前竹,惨惨疏红雨后花。

    朝廷心中大疑,暗自忖道:“若是偷闲睡了,鬓髻该乱,衣衫该皱,但神色不须变。若因宣召来迟,也不须失色至此。”便问道:“为何作此模样?”陈夫人果然没有遮饰,说一声:“太子无礼!”天子闻言,不觉怒气填胸,敲榻喝道:“这个畜生!怎可将国家大事交付他!独孤氏误我!”教传柳述元岩入宫,二人入殿,探问有何要紧之事。朝廷道:“传朕嫡子来。”二人道:“可是太子?臣等这便唤来。”文帝道:“非也,乃是杨勇,朕要另立太子。”令二人草拟圣旨,废杨广为庶人,投入天牢,重立杨勇为太子。

    却说那越王杨素,他早间来侍疾,在宫门偷听,听得文帝怒骂,又听得宣柳、元二人,不宣杨素,知有难为的意思,急奔来寻太子并张衡等一班人计议。

    那时张衡等人正打点做从龙之臣,都聚在一处。见越王来得慌张,只道文帝晏驾,直至问时,方知陈夫人之事。宇文化及道:“这好事只在早晚之间,却又弄出这事来,怎么处?”张衡道:“如今只有一件急计,不得不行了。”越王忙问何计?张衡附耳道:“如此,如此。”正在悄悄与杨素设计,只见杨广喜气洋洋走来,见众人面有惧色,笑道:“尔等慌张什么?”杨素道:“天子,你做的好事!如今圣上要废你为庶人,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闻言,神气不变道:“何人有妙计?”张衡只好把计策又说了一遍,杨广笑道:“罢了,也不得不如此了,就叫张庶子去做。只恐柳述、元岩取了废太子来,这事就烦难了。”宇文化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