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一回五反王陈兵许昌 项子龙忘训归天

    第百二一回五反王陈兵许昌 项子龙忘训归天 (第1/3页)

    诗曰:

    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

    若无少女花应老,为有姮娥月易沈。

    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上回说到五家反王商议妥当,就要来打南阳。项子龙是个行军惯战的,如何不晓得上中下三策?早就向北攻取许昌、周口、鲁山、平顶山、方城、云阳六处要塞,众王决定先打许昌。不料许昌城有项子龙亲自坐镇,于是五家反王将各自主力精锐全部调出,共计一百一十五十万大军,陈兵许昌城下,项子龙只有两万人。李世民说道:“项子龙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以少胜多,不算难事,此战需要小心的。”于是先派李元霸前去关前讨战。项子龙闻报,暗自好笑道:“这是反贼的试探计划,我们不要理睬他就是了。”于是挂起了免战牌,不理会元霸。李元霸无奈,只能回营。李世民说道:“他要是出战了,也就不是项子龙。”王世充道:“似此怎生奈何?”李世民道:“我们可以围住许昌城,迫使其他的城池前来救援项子龙,这样许昌城就是一个口袋阵,可以把隋军一网打尽。”众王大喜道:“此事甚妙!”于是把许昌城四面围困,如同铁桶一般,好不利害。突厥颉利可汗听闻此事,心中大喜,就把国内兵马集结起来,共计二十五万人马,皆是百战之士,又派人和百济国狼主查茶尔商量,凑足了四十万大军,两家元帅:突厥的执失思力,百济的渊盖苏文,一老一少,两家狼主亲自率领兵马前来许昌城,五王大喜,于是大家兵合一处,商议灭隋之后,大家好好商议好处,出力多的自然有些报酬。正是: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话表项子龙被四面围困,突厥、百济增兵,消息传到周口,孙静空大吃一惊,谓左右道:“昔日元帅走时,暗自与我讲来,说周口是一个要塞,虽然反王势大,或可丢失,也要拖死他,不可轻易出战。今元帅被反贼围困于许昌,我进退两难,怎生是好?”左右忙说道:“上将军三思,万一是反贼的计谋,那又该如何呢?”孙静空略一思索,说道:“此言有理,不可忽视的。传我军令,没有我的手书,任何人不许出关,违令者斩。”诸将道:“得令!”曹法正和盖庄,一个驻扎在平顶山——方城,一个驻扎在鲁山——云阳,也都不曾出兵。李世民见三个都不来救,就和刘黑闼、段达、宋金刚商议道:“既然他们不来攻打,我们就全力攻打项子龙,也是方便的。”刘黑闼道:“我们百万大军,他才多少人马?”段达道:“明日我先冲锋一波,看他几斤几两。”宋金刚道:“不可,我看还是让李密的西魏军率先出征,这也方便后事。”李世民笑道:“这也好,就让瓦岗寨先冲锋。”

    次日天明,李世民升帐,谓诸将道:“现在各路隋军都不来救项子龙,这也是好事,今日就西魏国大将王伯当率先攻城,有何不可?”王伯当道:“晓得。”于是率领五万军马,从南门攻城。项子龙听说是瓦岗军攻城,哈哈大笑道:“我原本就知道反贼不合,所以西魏国先来送死。”于是亲自来到城上督战,隋军士气大振,王伯当数次进攻都被挫败。项子龙瞅住时机,指挥弓箭手齐射王伯当将台,当场射翻王伯当,贼军死去了主将,只好撤退。李密闻说大哭道:“王伯当是我亲信大将,如今丧败了,却怎生是好?”秦叔宝说道:“既然死了大将,我军就不要出战,也是好事的。”李密于是不再派军马参战,反而暗地里给隋世祖写信,希望准许李密归降大隋。单雄信闻此大怒,飞马追上信使,把来一刀杀了,气冲冲的来见王世充,说明此事。王世充大怒道:“呔!李密狗头,安敢如此?”就来与李渊商议此事。李渊说道:“只是他手下罗松、罗士信利害,却怎么好?”王世充道:“罗松素来听信罗成的话,这事好办的。”李渊大喜,就来见罗成,说明此事。罗成大怒,说道:“二位天子,不必说了,我今晚就杀了老贼,此话再说不迟。”是夜二更时分,罗成提刀径入李密帐中。李密正秉烛观书,见罗成至,问道:“罗将军来有何事故?”罗成说道:“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将领乎!”李密大惊道:“罗将军,是何故心变?”罗成向前,一刀砍下了李密首级,大呼左右:“李密不仁,私下里投降昏君,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有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秦琼闻之,与魏征、程咬金、徐茂公投奔李渊,罗士信径直投奔了李世民门下,罗松大怒,投奔了刘武周,只有罗成和单雄信随了王世充,于是瓦岗将士散尽,王世充和刘武周瓜分了瓦岗寨土地,因此停滞,一个月不曾进攻项子龙。反倒被项子龙抓住时机,加固城防。

    却说众反王见项子龙加固城防,晓得他利害,于是各自不敢轻动。忽人报项子龙病重。李世民大喜道:“如此,大事成矣。”遂唤薛万彻、张士贵,吩咐道:“汝二人领五千兵,星夜直奔许昌城下;如见火起,并力攻城。”二人闻之,俱未深信,又来问李世民道:“殿下,不知何日可行?”李世民笑道:“三日都要完备;不须辞我,即便起行。”二人忙受计去了。又唤秦叔宝、程咬金至,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二人各受密计而去了。且说宇文成都闻项子龙病重,乃与颖儿商议道:“子龙病重,可速派吕彪去替他。我自写表申奏朝廷,别行定夺。只怕若是计谋,还是坏了好事的。”颖儿笑道:“的确是计谋,但是也要派人马去增援,此乃好事。”成都道:“既然如此,何人可去?”颖儿闻言,略一思索道:“今日事大,不可轻视,萧侯可去”与是夫妻一同面见隋世祖,说明此事。世祖闻之,遂取金牌一面,发给萧铉,就率领大万陇右骑兵,假意急来替项子龙。时项子龙正装病危,当夜正呻吟之间,忽报贼军到城下了。项子龙急令人上城守把。时各门上火起,子龙大喜,令城中假装大乱,说子龙听知惊死。贼军不假思索,一拥入城。忽然杀出项子龙,大叫道:“反贼不要走,项子龙来了!”薛万彻大惊,回马就走。秦叔宝、程咬金也去了。张士贵指挥军马交战,不是子龙对手,幸亏长子张志龙、女婿何宗宪护住,勉强逃出了许昌城。这一战唐军死伤两万,隋军不足一百。反王大惊,只好另想办法。

    却说萧铉领三万陇右骑兵到许昌城下看时,并不见一面旗号,又无打更之人。心中惊疑,不敢轻易进城。忽听得城上一声炮响,四面旗帜齐竖。只见一人,身穿黑金铠甲,手拿天龙破城戟,大叫道:“萧侯爷,你来的迟了!”萧铉视之,乃项子龙也。萧铉慌忙下马,拜伏于地道:“元帅真神计也!”项子龙令放入城,谓二人道:“本帅听闻李世民那厮打探得本帅病重的消息,细作说李世民令张士贵、薛万彻三日内领兵取城,本帅一想,此乃稳众人之心也。想必江都城内,嫂嫂必然知道这是计策,只是不能料到是何人领军,有多少援兵,只推点军,暗出许昌。本帅即藏于军中,星夜倍道径到贼军营下,果然军马调动,连忙回来,一切布置妥当,使彼不能调兵。本帅不提防有唐军细作在城内放火、发喊相助,只得令自家人马假装惊疑不定。自思兵无主将,必自乱矣。李世民果因而取之,自以为易如反掌的。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正谓此也。”萧铉闻言拜伏。项子龙谓萧铉道:“萧侯爷且莫卸甲,可引兵去袭散关。把关之人,若知兵到,必然惊走。若稍迟便有贼军至关,即难攻矣。”萧铉受命,引兵径到散关。把关之人,果然尽走。萧铉上关才要卸甲,遥见关外尘头大起,刘武周大军到来。萧铉大喜道:“今观项元帅神算,真不可测度也!”急登楼视之,乃刘武周大将王龙也。萧铉乃分兵守住险道。王龙见隋军已经把住要路,迫于无奈,遂令退军。萧铉随后追杀一阵,刘武周军马死者无数,王龙大败而去。萧铉回到关上,令人报知项子龙。

    那一边项子龙闻之,先自领兵,出许昌城与斜谷,先取了建威。后面隋军陆续进发。隋世祖闻之大喜,谓成都、颖儿道:“今日子龙打破反贼,反而收复了散关和建威,重创贼军,朕打算派兵马去援助他,你们以为谁人合适?”成都道:“鱼瑾可去。”颖儿道:“着小世子同去,也不失法。”隋世祖大喜,即令二人领十二卫下两万人马,又命大将鱼赞的徒弟卢隆义、史思文率领张须陀余部五千人来助。话表这卢隆义身高九尺,身形似豹,相貌与高敖曹相似,凛凛有威风,九岁习剑,十岁练枪,金剑银枪,往来无敌。那史思文是会稽人,身高七尺,白面短须,相貌略显平实,双手有万斤力气,善使一根双凤冲云戟,重二百斤;一杆相柳盘山枪,重一百六十六斤,往来无敌。项子龙闻之大喜,遂驱大兵复出许昌城。安下营寨,项子龙聚众言曰:“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得其利,今本帅到此,已过祁山,吾料贼人必依旧战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