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九回法韩信秦王议和 孤掌鸣鱼瑾败北

    第百二九回法韩信秦王议和 孤掌鸣鱼瑾败北 (第1/3页)

    诗曰: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话表鱼瑾驻守无锡城,人报来整前来助战,大喜,就请入内,畅饮一日。元帅次日升帐,唤过独孤盛问道:“独孤将军,那栖梧山可有别路可通么?”独孤盛道:“后山有条小路,可以上去。只是隔着一溪涧水,虽不甚深,路狭难走。”元帅道:“既有此路,吾计成矣!”遂命独孤盛、尧君素、卢楚、南宫温灏、史思文带领步兵三千人,每人整备布袋一口,装实沙土,身边暗带火药。到二更时分,将沙袋填入山溪,暗渡过去。取栖梧山后杀入寨中,放火为号。六将领令而去。又暗写一柬贴,命来整上帐,吩咐照柬行事,来整领命去了。又请杨政道上帐,亦付柬帖,命依计而行。二将亦领令而去。正是:

    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日里捉金乌。

    这鱼元帅分拨已定,忽报李世民在关前讨战。鱼元帅就带领兵将,放炮出营。两军相对,射住阵脚。鱼爷出马,叫声:“李老将军,今日好见个高低了。”李世民说道:“本帅如何老了?”鱼瑾道:“你与本帅交战,败多胜少,且我部折损兵马不多,你如今只有六十万,有何好处?”张志彪大怒道:“大刀阔斧奇男子,今日与你战个你死我活,才得住手。”鱼瑾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才好。”张志彪道:“小爷是张志彪!”鱼瑾道:“你就是逼死卢隆义将军的张志彪。也是机缘巧合,本帅若添一个小卒帮助,也不算好汉,你放马来罢!”张志彪拍马出阵,提锤就打,鱼瑾举斧招架。张志彪这一柄锤,是盘头护顶,拦马遮人,一派银光皎洁。鱼元帅那一把斧,右挑左拨,劈面分心,浑如蛟舞龙飞。两个直杀到天色将晚,并不见个输赢。鱼瑾把斧架住了张志彪的锤,叫声:“将军,天色已晚,你若喜欢夜战,便叫军士点起灯球火把,战到天明。若然辛苦,回去将养精神,明日再来。”张志彪大怒道:“鱼瑾匹夫,休得口出大言,我与你战个三昼夜!”遂各叫军士点起灯球火把,三军呐喊,战鼓忙催,重新一场夜战。杀至三更,只听得李世民驻守的栖梧山上儿郎呐喊,火光冲天。鱼瑾把马一拎,跳出圈于,叫声:“张志彪,你山上火起了!快快回去救火!”张志彪回头一看,果然满山通红,心里吃了一惊!又听得一班隋将齐声高叫:“元帅,趁此机会拿李世民这狗头!”张志彪大怒,回身就要来战,鱼元帅把斧子一挥,震得骨酥筋麻,才知道方才是让着自己。不敢交锋,回马就走。

    李世民心慌,回马便走。李元霸、薛万彻、张士贵护住,一同后退。不多路,山上贼兵纷纷的败下山来,报道:“南宫温灏那厮,带领人马从后山杀上来,四面放火,夺了山寨。小人们抵敌不住,只得逃下山来。”李世民咬牙切齿,大骂南宫温灏:“你这丧心奸贼,与你何仇,抢我山寨,叫我何处安身!”众将军道:“山寨已失,后面又有鱼瑾兵阻,不如且回舞阳城,奏闻各家皇爷,再发倾国之兵,前来报仇,何如?”李世民说道:“你们讲得有理。”就带了众军士拨转马头,望舞阳城大路进发。

    李世民行到天明,叫声:“苦!我死于此矣!这一条大桥是谁拆断了!此处又无船只,叫我怎生过去!”众儿郎看了,正在着急,忽听得一声炮响,水面上撑出一队小船来,俱是四桨双橹,刀枪耀目。前面两只船头上,站着杨政道,各执钩镰槊,高声大叫道:“李元帅、刘元帅、渊盖苏文元帅、尉迟将军,我奉我家元帅将令,在此等候多时,邀请列位同保大隋杨室江山,快请下船!”众贼军吓得魂飞魄散!李世民也不答话,带了自家人马,拨马便走。直至白龙江口,众儿郎一看,但见一派大江,并无船只可渡,又听得后面未兵追声已近。李世民道:“又不能过得江去,不如杀转去与岳飞拚了命罢!”军士用手指道:“这小港内不是两只渔船?”李世民大喜,一马跑上来,叫道:“渔翁,快来救我!我乃唐王坐下二子秦王,大元帅李世民!渡了我过去,重重谢你。”那渔翁听了,把船撑出港,把手一招,叫声:“兄弟,快把船使来,是李老爷在此。”两只小船一齐撑至沙滩,叫声:“李老爷,快请上船来罢!”李世民说道:“你这小船,怎渡得我的马呢?”渔翁道:“老爷坐在小人船上,随便把两柄兵器放在兄弟船中,老爷身体重,大江大水不是儿戏的,那里还顾得马!”李世民只得下船,借了张志龙的一对锏,放在那只船上,连忙撑得船离岸。

    鱼元帅的追兵已经赶上。李元霸、薛万彻、张士贵、罗松、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等将军,各自逃散了。元庆看了,十分凄楚道:“还亏得不该死,遇着这两个渔翁救我,只是可惜我的马被他们拿去了!”到了岸边,早有自家将领一同等候,李世民大喜,道:“卿等真忠臣也。”李元霸道:“我方还有十五万大军,日后东山再起,不怕他隋朝。”李世民道:“不料鱼瑾这样利害,趁我刚到无锡,立足未稳,就先来突袭我。”程咬金道:“殿下莫非已经有了对策?”李世民道:“以致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先把其他将军们找回来,再来对付鱼瑾罢。”于是四处召集其他几路兵马,渊盖苏文、刘黑闼、尉迟恭收聚部下,还有三四十万人,一同来投奔李世民。正是: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话说李世民收聚兵马,又从高句丽借了十万大军,共计六十万,又来攻打无锡。这一日,新月娥奉命巡营,只觉得无事,肚子就叫嫂嫂东方玉梅代劳,自己骑马出了营盘,四处游玩。忽见平地上躺着一个人,身着铠甲,旁边插着一杆枪,心中大疑,上前一看,原来是卢隆义。忙试了试鼻息,还是有气的。于是背起了卢隆义,寻了一处山洞,轻轻放下了,转身离去。恰巧卢隆义苏醒,看这背影,不晓得何人,只因伤得重,又走了远路子,昏过去了也。新月娥去附近采了些果子,就放在卢隆义,恐怕被人看见了,忙忙往自家又回去了。

    李世民在关外修整几日,就率军来关前讨战,遣薛万彻兄长薛万均出战,怎样打扮:

    镔铁盔,乌云荡漾;驼皮甲,砌就尤鳞。相貌希奇,如同黑狮子摇头;身材雄壮,浑似狠狻猊摆尾。双锤舞动,错认李元霸重生;匹马咆哮,却象黑麒麟出现。

    鱼瑾见了,率领军马,列阵相迎。薛万均大叫道:“尔等相助无道昏君,必败无疑,此刻投降,还有一条活路!”来整道:“末将新来,就去宰了这厮,作为头彩。”鱼瑾道:“将军小心。”来整道:“不妨不妨。”于是出阵说道:“大胆贼寇,怎敢在阵前胡说八道?你爷爷来整在此!”薛万均笑道:“你这厮就是来整么,不要走,吃老爷一锤!”举锤劈面就打。锤来鞭架,锏打锤当。但见:

    战鼓齐鸣,三军呐喊。两马如游龙戏水,双锤似霹雳轰山。薛万均,拚命冲锋图社稷;勇来整,舍身苦战定华夷。隋朝将士,囗支支咬碎日中牙;联军元帅,光油油睁圆眉下眼。你看那两员勇将,扬尘播土风云变;这时节一对英雄,搅海翻江华岳遥直个是:将遇良材无胜败,棋逢敌手怎输赢?

    二人大战有二十余个回合,来整隔开薛万彻的锤子,念动真言,祭起打神鞭,把薛万均打死了。隋军见了,连声叫好。李世民便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战。”于是收兵回营。鱼瑾笑道:“鸣金收兵。”是夜,刘武周谓尉迟恭道:“这李世民是个软骨头,不是个做大事的人。不如孤家今晚和尉迟将军偷袭无锡城,有何不可?”尉迟恭道:“主公智谋甚高。”于是点了五万大军,来到无锡城。尉迟恭当先翻上城楼,杀了守城的隋军,打开城门,放刘武周进城。刘武周大喜,忙率军入城。正值史思文巡夜,见刘武周偷袭,大怒,飞马上前,喝道:“好个大胆刘武周,快来受死罢!”刘武周大怒,飞马上前,被史思文起手一枪,刺于马下。尉迟恭大惊,不敢交锋,回马便走。手下贼军尽数被杀死,正是: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再说李世民听说刘武周战败被杀,呼呼大笑,说道:“那一位将军愿意去隋军议和?”薛万彻道:“我等败相未露,元帅合意投降?”李世民笑道:“诸位将军知道韩信么?”李元霸道:“二哥差了,这韩信是不止一个,如何知道是个韩王还是齐王?”李世民道:“自然是齐王韩信。”罗松道:“殿下必然有对策了。”李世民笑道:“列位,当年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从荥阳逃到成皋,随后渡黄河与夏侯婴诈称汉使,跑到淮阴侯韩信的军营中,夺了韩信的兵符,把韩信灭赵的主力及投降的赵军抽调到了楚汉战争前线去打西楚霸王项羽的楚军,只留下部分来不及带走的赵国降兵。当时赵国降兵刚刚换了主将,又是劳师远征,士气不高、战斗力不强,数量约几万。还没走到平原渡口,谋士郦食其已经说服齐国投汉。但是韩信的谋士蒯通施激将法,郦食其动动嘴巴就平定齐国七十余城,大将军一年多才平定赵国五十余城,将军反倒不如儒生吗?韩信于是发兵攻齐国。由于齐王已经降汉,完全没有对韩信做防备,韩信突袭历城,并一路打进临淄。齐王慌不择路赶紧逃走,临走前把郦食其个老骗子给烹了。这个故事,诸位将军晓得么?”程咬金道:“即使如此,请秦王效法韩信,再来一战也。”李世民大喜,吩咐道:“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何在?”三人出班道:“末将在!”“你三人率领两万兵马,埋伏在通往徐州第一条要道——梧林,只要看见逃跑隋军,就杀他一阵,不得有误。”“得令!”

    “苏定方何在?”苏定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