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三二回吕将军挂帅出战 汉阳城再败唐军

    第百三二回吕将军挂帅出战 汉阳城再败唐军 (第2/3页)

起,避开这一招,就势挑下了张志龙的头盔,回身就走。张志龙大怒,欲要追赶,又不如他跑得快,只好作罢。

    这一番叫罗松看见,暗自忖道:“不对,他们晓得我的本事,故而不与我交战!”心中大怒,上前叫道:“隋军有本事的与我一战!”楼上的叫道:“不必多言,今日鸣金收兵了,好汉子明日再来!”罗松闻言,又气又怒,回营与李世民说明前事。李世民道:“将日明日前去交战,就以此事论计,他们不出来交战,就是怕了,坏了他自己的士气。”罗松道:“正是正是。”

    次日黎明,罗松早洗漱打扮,吃了早饭,来到关下,大骂道:“隋朝狗头,说了今日交战,那一个出来送死?”彪爷闻报,谓诸将道:“罗松本事还高李元霸一二,今日需本帅亲自出马一战。”又吩咐元文都、赵靖二人道:“须的如此如此,就好办了。”二人依计而去。于是彪爷戴了面具,飞马摇戟,下城来,喝道:“来者可是罗松么?”罗松道:“不错,正是某家,你是何人?为何戴着面具?”彪爷道:“本将面上有伤,因此不便示人,听闻你武艺高强,还在李元霸之上,我却不信,你是好汉,来与我大战三十回合。”罗松大笑道:“好匹夫,你到还硬气,不要走,吃我一枪!”彪爷见说,忙一踹镫,马顶上去,方天画戟奔罗松的头顶劈了下来。罗松左手抠铁过梁,右手举手中枪,攥着中心杆,枪头横着,单手接彪爷这戟,就听“仓啷”一声响。罗松枪一歪,彪爷这戟被泄了劲。那罗松后手变先手,大叫一声:“走!”双手一摇枪,奔彪爷的脖颈来了。彪爷赶紧抽戟,立起来,往外一挂,就把罗松的戟给绷回去了。两个在马上你来我往,斗了十七八个回合,彪爷不是对手,回马就走。罗松忖道:“这厮戟法高强,比那项子龙差不上许多,想隋朝使戟的才几个?这厮必然是吕彪了,待我将他拿下才好。”于是飞马来赶。

    彪爷见罗松追的急,大喜,只管望着自家伏击圈撤走。罗松那里晓得?只是追杀,叫道:“贼将,我知道你,你定是那车骑将军吕彪,快快下马受死!”彪爷见说,心中忖道:“这厮原来还是个有脑子的。”看看到了伏击圈,表也大叫一声,回身一箭射去。罗松见了,忙侧身一闪,那一边元文都在树上看得明白,就把青龙戟照着罗松掷来。罗松措手不及,未曾完全闪开,被元文都伤了右手,翻身落下马去。赵靖看得仔细,赶上一剑,断了罗松右腿。罗松负痛,大叫一声,一拳打在赵靖腰带上。赵靖站立不稳,向后跌了一跤。元文都大怒,跳下树,取了青龙戟,照着罗松胸口就是一戟。罗松口里喷血,仍有余力,攥紧戟杆,把元文都甩了出去。彪爷见了大怒,连放三箭,射在罗松天灵、咽喉、肋骨上,可怜大隋第一条好汉,到此南柯一梦。正是: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

    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

    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

    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

    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

    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

    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

    当下三人斩了罗松,就取了首级,拿来在关前号令。李世民闻之,长叹一声,说道:“天意如此,世事难为。”李元霸出班道:“请元帅下令,末将前去,为罗将军报仇。”罗仁道:“不可,只恐隋军还有诡计,赵王还是小心为上。”元霸道:“你父亲是国之栋梁,怎能白白送死?”李世民说道:“本帅自有计较,你不必多言。”李元霸闻言,默默退下。诸将各自散去,不表。

    次日拂晓,诸将击鼓入见,都要厮杀。李世民无奈,说道:“如此,本帅与诸位一同出战,看看隋军怎样人物。”于是率军来到城下骂战。彪爷问道:“那一位将军愿意出战敌军?”独孤盛道:“末将愿往!”彪爷道:“须得小心。”独孤盛道:“元帅放心,料也无妨。”就来到两军阵前,大叫道:“李世民,你近来一败再败,今日又来送死么?”渊盖苏文笑道:“呔!独孤盛你休得无礼,你不过是仗着兵器利害,那里有什么真才实学?你如有本事,就和本帅打上三百回合,你敢么?”独孤盛笑道:“难道本将军还怕你不成?”渊盖苏文见说,正要出马,身后大将苏全忠说道:“元帅,不比你出马,末将就来收了这厮。”说罢,出阵喝道:“蛮子不得无礼,魔家苏全忠在此。”独孤盛一看,苏全忠怎样打扮:

    身长七尺五六寸,剑眉虎口,面如獬豸,双目有紫棱,开阖闪闪如电,虎须倒竖。头戴乌金盔,身穿铁铠,腰束狮蛮带,骑一匹五花马,掌中两口雌雄剑,各长五尺余。

    独孤盛见是使剑的,就收了竹筒刀,飞马上前,照面就砍。番将也使一对长剑交战。两马相交,斗不到三合,独孤盛大喝一声,一剑劈了苏全忠。呼呼大笑道:“渊盖苏文,你方才说本将没有真才实学,先管好你自己的人罢!”那边何宗宪见了,大怒,喝叫道:“独孤盛狗匹夫,吃小爷一戟!”独孤盛晓得何宗宪利害,不愿交战,就回了城。彪爷听说斩了一员番将,却也高兴,于是吩咐挂了免战牌。李元霸大叫道:“好汉挂什么免战牌!”小卒闻说,忙报与彪爷知道。赵靖笑道:“这厮自己找死。”彪爷说道:“定要灭他威风,此事不说。”赵靖听令,提枪出阵,大喝道:“那一个不怕死的过来一战?”李元吉笑道:“赵靖这样的年岁,还有什么本事?那一个阵前杀了赵靖的,赏明光十三铠一套!”众将一听明光十三铠,各自摩拳擦掌,程咬金二子程万牛大叫一声,飞马上前,直取赵靖。赵靖大叫一声,一枪刺死。渊盖苏文还要交战,李世民道:“还打什么?”于是撤兵,两家各自散了。

    李世民回营,谓诸将道:“累次交兵,连吃败仗。本帅料定隋军欺我粮少,必然要断我粮道。因此需要大将一员,去元阳谷埋伏,已破隋军。”李元霸道:“既然如此,我去最好。”李世民道:“你带大军二十万,一定要全歼隋军,杀其诸将,坏了隋军锐气,本帅才好下手。”李元霸笑道:“元帅哥哥放心。”

    再说彪爷召集诸将,开言道:“李世民鱼我们交战,败多胜少。贼军有六十万联军,我们只有三万人。本帅不是西楚霸王,更没有天辅将军项元帅的本事。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打法。目下情况,各位将军有什么看法?”赵靖道:“那李世民人数众多,必然粮草供给困难,我们可以断其粮道,则贼军不攻自破也。”彪爷道:“此事虽好,李世民也不是泛泛之辈,只怕他早有埋伏。”赵靖道:“似此怎生是好?”彪爷道:“罗士信、罗松二贼,先后被我军击毙,目下贼军之中,那一个本事最大?”独孤盛道:“必然是李元霸了。”彪爷道:“贼军连次被我军击败,稳定军心乃是重中之重。李世民既然想一战功成,那么派谁去埋伏最合适呢?”尧君素大喜道:“去了李元霸,就好办事了。”彪爷道:“本帅还有一论,李世民是百年不遇的军事天才,本帅如若攻他大营,他必然来一个围魏救赵,反手来攻打本帅的徐州城。所以,还需要一员大将,在路上埋伏,等候贼军。”卢楚道:“末将元意!”彪爷大喜道:“卢将军武艺高强,此事甚好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有两员将军,各自领兵三千人。一人守城,一人在必要时,突袭贼军后方,协助卢将军。”新月娥说道:“小女不才,愿意守成。”彪爷道:“史思文将军,委屈你领三千人,必要时协助卢将军,一定要大破贼军。”史思文道:“末将遵命!”彪爷道:“元文都将军,你为前部,率领四千人,偷袭李世民后营,一定要烧了他的粮草,不得有误。”元文都说道:“元帅放心,李世民死定了!”彪爷又道:“赵靖将军、卢隆义将军,各自率领五千人,从两翼进攻, 破除李世民的防线。”二人道:“末将得令!”彪爷又道:“再分五千人马分给卢将军,埋伏前去偷袭徐州城的贼军。”卢楚道:“得令!”彪爷又道:“本帅亲自率领大军,直插中军,这一次,绝不放过李世民!”正是: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是夜三更,正值贼军换岗,元文都看准时机,率军猛攻后营。贼军没有防备,被隋军大杀一场。黑夜里不晓得有几路人马,已成乱势。那秦叔宝闻报,飞马赶来救援。元文都见了,大叫道:“呔!反贼秦叔宝,你爷爷元文都在此!”举起青龙戟,照面就砍。秦叔宝忙把提卢枪一架,震得虎口发麻,口吐鲜血,回马就走。元文都道:“那里走!”正要追赶,这时罗通赶上,叫道:“匹夫不得无礼,罗通在此!”元文都道:“原来是你,不要走,吃我一戟!”不由分说,照面就刺。罗通见了,举起攒竹梅花枪,就奔元文都头顶砸来。元文都一见,不容这枪落下来,把青龙戟冲天一插,左右一分,“叮当”一声,把枪挂了出去。这条戟跟着后手变先手,双龙探海,奔罗通面门扎来了。罗通裹里手镫,就要用枪挂青龙戟。元文都如何容他挂上?青龙戟一个回手,架开了攒竹梅花枪。罗通大怒,抡起攒竹梅花枪,往下就砸。元文都青龙戟斜着一挂。罗松忙往目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