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

    第三十六章 战前准备 (第2/3页)

,所以德皇的金融知识实际上非常丰富,而且因为克虏伯集团涉及各行各业,所以威廉二世的知识面很宽。用经济思维去思考问题,已经成了德皇的习惯,也令威廉二世在很多问题上,与克虏伯看法一致。“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必须解决经济问题”,这一名言就是威廉二世的座右铭。德国的社会发展受制于几乎没有殖民地,当每个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到来时,就只有大搞基础建设,来拉动内需(比如威廉半岛的超级工程接纳了上百万的失业人员)。

    但是搞这么大的工程,国家只能发行债券,先用债券换成钱,把工程搞起来(先稳就业),等过几年经济危机过去了再慢慢还。但问题是,要在经济危机中提供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就必须搞很大的工程,要发行很多债券来借钱。实际上,德国在1907年经济危机中发行的债券,国家财政几十年都还不清。要解决这么大的经济问题,就只剩下一种办法——战争!

    战争也要讲效率,像战列舰这种大国重器,每造一艘战列舰都会对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大和号战列舰占全日本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可能大家对这个百分之一没什么直观感觉,那我换个参照物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建造一艘大和号战列舰,相当于同时开工十几个三峡工程!每年开工8艘战列舰,就相当于每年开工建设上百个三峡工程!而这个军舰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一艘战列舰没几年就过时了。建造水电站今后还能收回投资,战列舰过时可就只能报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年报废上百个三峡工程!所以,不能用来决战的战列舰,没必要建造那么多,保持战列舰低速生产,跟上科技发展才是最经济的做法。

    而随着国债的越滚越多,德国既没有殖民地,又没有国际货币(不像美元那样,可以每隔几年收割世界一次)。根据德国经济学家计算,再过五年,德国就会国家破产,德国的经济会崩溃,前几次经济危机积累的问题将在五年后总爆发!所以,战争是必然结果!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必然发生,而不是由某件事情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