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稳固新归附区

    第三十八章 稳固新归附区 (第2/3页)

,河谷地段35里,有5里穿过山区。

    同样征调基隆湾三社区200劳力、台北盆地十三社500劳力,调修路工人300,共1000劳力修这条路,预计每天修1里多,修完全程约40多天。

    控制基隆湾和桃园区北部地区用修路计划可以实现。

    而对于竹堑4社,离关度基地有些远,除了建据点加强控制,还得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

    顾二采用的办法是建公社。

    启用头前溪据点后,为进一步加强对附近竹堑4社的控制力,顾二在竹堑平原建立了一个公社——竹堑公社。

    整个桃园地区大部分是干旱的台地、丘陵,只在南端的竹堑附近是一片难得的湿润平原。这块平原夹在两条小河之间,北边的小河叫凤山溪,南边河叫头前溪。

    因为有竹堑4社土人分布在这块平原周围,顾二势力将这块平原命名为竹堑平原。

    这是一块狭长的平原,有30多里长,6里多宽,地域面积9万多亩,土地肥沃,灌溉方便。

    对于这样的一块平原,当然不能让它闲置。

    当它归顾二势力所有之后,顾二就计划对它进行开发,开发的办法之一就是建公社。

    要开发就要调动劳力,基地目前空闲劳力有多少呢?

    在完成关度城建设之后,基地有3600名劳力处于机动状态,当时暂时安排他们修建基地主干道。

    到基隆湾和桃园区归附时,基地主干道正好修完,劳力们处于空闲可调动状态。

    这时顾二作出了修建通往基隆湾和南崁的道路的计划,于是各调了300劳力去修这两条路,其他3000人处于空闲中。

    有空闲劳力,负责基地建设的唐维吉,根据基地的实际需要增建了一些工坊。

    台湾多雨,需要常用到雨具。唐维吉组建了一个雨具厂,用纸、油、稻草、帆布、竹条、木材、麻等物品,造雨伞、蓑衣、斗笠。

    本来准备建个草鞋作坊的,但多数人说草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