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历史周期

    第483章:历史周期 (第1/3页)

    嘉靖皇帝下令全城官兵停止搜查居民,停止一切的搜查侦查行动。同时嘉靖还下令,全城开锁师不得制造金钥匙不能开金锁。

    皇帝安排戚英居住在皇宫外面的贤良寺里。贤良寺是一个寺庙,由于其离皇宫很近,成为明朝外省官员进京办事时的首选居住地。

    然后嘉靖召谢登之进紫禁城。谢登之惴惴不安以为皇帝要责罚他没有送白银。

    谢登之没想到娶回来的媳妇是巧姑,谈不上失望也谈不上高兴,辛苦几天把谢公子的婚礼办完了,以为可以好好歇息一下,宫里人就过来传唤他了,说皇帝找他有事。

    谢登之来到紫禁城见到了皇上。嘉靖皇帝拿出那本记录地主土地膨胀和失地农民户口资料的册子,问道:“这些人口田地资料都是你统计的?”谢登之好奇这些资料怎么到了皇帝的手里,如实回答道:“是我统计的。”嘉靖不满道:“那你怎么藏着掖着不交给朕?”谢登之回答道:“皇上你没有叫我提供呀,你若是真需要这个,早就下令我提供出来了。”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不是谢登之不肯提供出来,而且皇帝没有叫他提供。

    他只好把这些资料藏在家里。京城户部的人口田地资料,水分太多参假太多可信度不高。

    谢登之的这份真实资料,是无法提供到京城户部资料库去的,一定会被官员拿去烧毁的,所以这份真实的人口田地资料,谢登之只能保存在家里,当然南京资料库有备份,不过南京资料库都是备用的,一般轮不到南京资料库给京城户部提供资料,除非皇上住到南京去才有机会看到那些资料。

    嘉靖皇帝可能猜到谢登之身上有大明的真实资料,但睁只眼闭只眼没有追查,因为追查出来也没有白银去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戚英说有白银解决历史周期率的矛盾,这是利国利民延长国运的好事,嘉靖皇帝肯定上心了。

    嘉靖皇帝问道:“这些资料真实可靠吗?”谢登之回答道:“绝对真实可靠,是我用了二十年时间统计大明人口和田地的变化记录下来的,如果不对我愿意接受责罚。”嘉靖问道:“大明的人口和田地矛盾尖锐吗?”谢登之道:“非常尖锐,这些年匪患猖獗此起彼伏消灭不尽,都是人口和田地矛盾的集中表现。臣非常担心大规模起义的风暴就要来临,愿皇上早点解决大明的土地矛盾。”嘉靖皇帝欣慰道:“大明需要你们这样的清官,也需要张居正那样的能臣,更需要戚英那样忧国忧民的将才。历史周期率朕明白,朕何尝不懂这些?万事万物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转,王朝的兴衰同样不会例外。世间万物总是不断的循环,于是构成了周期现象。王朝的生存发展也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财富和权力的周期性转移,就是人类历史运转的本质。在这个周期性转移过程中,王朝更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