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尘埃落定

    第六十五章 尘埃落定 (第2/3页)

下,眉目如画,长发如墨,玉臂如藕,洁白无瑕。

    国舅本已要离开,又回头见她睡得香,刚才两人握云携雨,共赴巫山,显然她已累及,沉沉睡去。

    曹明忍不住又钻进帷幕给她盖上了寝被,又轻手轻脚的放下床头的帷幔,这才玉簪束发,迈步离去。

    门外已有人久候多时,正是谢云。

    「话可传给樊太傅?」曹明面色淡淡。

    「话已带到,可樊太傅执意如此,他言明取录公正,问心无愧,不愿违心。」谢云声音发颤。

    谢云看了看国舅,忍不住求情:「恩师——」

    曹明又问道:「魏温可有上奏?」

    谢云摇头:「听闻魏公也给樊太傅下了帖子,可樊太傅推拒了,魏公身子这几日不好,下不了榻了……」

    魏温若是上不了朝,恐怕没人给樊公求情了。

    曹明长叹了口气:「你以为我不想求情?方九城的下场你也看到了,这个江山,姓李。」不姓曹。

    生杀大权,凭得都是皇帝的心意。

    曹明拍了拍谢云的肩膀:「为臣也好,为将也罢。所谓的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不过也只是帝王棋盘上的黑白子而已……」

    「此次恩科,的确是秉公录取,南方学子的确是文采取胜,樊公并没有藏私,」

    「可如今北方学子闹起来了,都说榜单公平,世上哪有完完全全地公平?」

    南方富庶,北方萧条。樊公的确是没有科场舞弊,春闱结果就是北方举子榜上一人也无。

    北方学子不依不饶,御史不断上奏,宁帝下旨重审核查。

    宁帝私下里,也点播了他们,加几个北方的举子,却被樊公以文采不够推拒……

    事已至此,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了。

    「起风了……」国舅抬头望天,今日夜色乌云遮月,看得人心里也跟着闷闷的。

    「事情闹成这样,必不能善了了。该提点都已经提点了,剩下的就随他去吧……」国舅又叹了口气。

    都当宁帝李常性情宽厚,不事奢华,可他再宽厚,也是帝王!

    雷霆手段他不是不会用,只是鲜少用而已。

    明日的朝会,必然是要流血了。

    曹明双手抱胸,再次长叹了一声。

    果不其然,翌日朝会,彻查科举舞弊的赵信上奏,书曰,樊公取仕并未不公,北方举子诚不如南方举子,榜单公平,并无徇私。

    宁帝勃然大怒,迎面摔了他一张奏折,上面居然写着,赵信乃宁帝胞兄隋王党羽,涉嫌谋逆。

    赵信看了奏折,满是不可置信,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他乃曦朝二十八年状元,

    宁帝今年都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的胞兄隋王在宁帝登基之前,就被国舅给缢死了。

    他赵信倒是想要勾结隋王,隋王活着的时候,他可能还在着开裆裤呢。

    隋王党羽,这个理由是何等荒谬,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想要勾结隋王,怕是得给人守墓了。他连隋王埋在哪都不知道,勾结,怎么不说他勾结阎王爷!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这一句话就够了。

    赵信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口不择言,言语上直接问候了宁帝八辈子的祖宗!

    最后被锦衣卫拖出去杖责。

    宁帝脸色深沉

    ,下了旨意,可怜樊公年岁已高,流放岭南。

    赵信朝堂忤逆,被下旨凌迟处死。

    而为南方学子发声的状元陈昌隆,因狱中作文「今岁文星见闽,为什么自己却被难狱中?」

    抱怨朝廷,心怀不忿,也被宁帝下旨,斩首示众。

    次月,宁帝又重新举行了殿试,选拔六人,六人皆为北方学子。

    又下令,从今往后,每年科举分南北两地,按地域报名,两次科考录取贡生之后,再统一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