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最后一课民族血性

    第417章 最后一课民族血性 (第1/3页)

    在大食和大汉帝国的边境,两支队伍正在对峙。

    “沒想到,你们居然敢來?!”一个大食国大汉,轻蔑的说到。

    “这话,应该是我们说的才对!”徐庶不屑的说到。

    “呵呵,难得一场群架,不看太‘浪’费了。”谢信的分身幸灾乐祸的说到。

    时间,后退到三天前……本书首发熬夜看书阅读

    那个时候谢信的本体刚刚离开幽州,然后感觉一个个教授太麻烦了,所以就让分身前往大汉各地,去教导那些弟子们。

    这个分身当时是复杂徐庶的,所以自然就來到了边境地带。这里驻扎着大汉国防先锋军,专‘门’负责边境的驻守。而这支军队的司令官,就是徐庶。

    实际上,无论是早些时候对天竺圣战军的战斗,还是后期入侵战,徐庶在战场上的活跃‘性’,远远大于其他几个将军。只是他不太出‘门’,所以记者居然忘记采访他了。

    只有专‘门’统计军功的才会发现,这厮率领的‘铁拳’先锋军,在与圣战军对战的战斗中,以一当十消灭了将近二十万的圣战军;另外进入天竺境内之后,徐庶仿佛一早就知道了天竺军队的战斗模式,以少胜多击败了合计三十万的天竺义勇军,并且打下了二十多座大小城池,成为军功获得最多的一位将军。

    按照最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他积功已经得到了少将军衔。按照他这个年纪,大汉帝国的军功制度,能够得到这个军衔,不亚于在后世二十岁得到少将军衔。仅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这厮完全就是逆天了。

    所以,按照军功奖励标准,这厮可以在天竺选择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他的‘私’人领地,并且已经被册封为子爵;也可以以子爵的身份,在漠北草原划出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作为‘私’人领地。

    若是这样还不满意,可以在大汉帝国本土领地内,选择一个县作为食邑。当然,仅仅可以享受这个地方税收,并且提出的建议,当地政fǔ优先考虑实施。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国内和国外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然而按照华夏人的习惯,还是会有很多人选择在内地要一块地盘。或许这就是故土难离吧?

    至于徐庶,却是选择了在天竺要地盘,并且把地盘的边缘地区,和现阶段的国界线重合了。而为了达到这点,他甚至放弃了五十平方公里的领土。

    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那么选择,毕竟就算他的领地和外国接壤,但是守卫国土的责任还是由国防军來负责,再加上政委和军校的分权,就算徐庶有心独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才对。

    是的,他沒打算分裂,从一开始就沒打算分裂。

    和国界接壤,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把领地内的政策和商品,推销给外国。并且通过派遣心腹,把外国的百姓给挖角到领地之中。

    实际上值得一提的是,领主虽然沒有征兵和统兵的权力,但是有招募领地警察的权力,因为领地的一切都是他的,治安问題自然也得由他自己搞定。

    当然,警察的名额虽然是有数的,但是这些名额,可以招募大概三百多个警察,更严格的说,这厮居然训练了三百多个特种兵作为警察!

    同样的,这些警察也是他的心腹,所有的对外国的小动作,都主要‘交’给这批心腹去执行。也正因为这样,在天竺建立的几个王国里,徐庶的镇边国经济恢复最快,人口回流也最快。

    只是小动作是瞒不过大食那边的,边境城池的执政官终于发现了这点,派人找上‘门’來质问,结果被打成猪头送了回去。若非两国相争不斩來使,而且大汉帝国还不打算对大食开刀的话,送回去的绝对是一颗头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