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秦皇封禅大巡游

    第五章 秦皇封禅大巡游 (第2/3页)

从南麓通往山顶的大道,三个月后,路修好了。皇帝见新修的山路宽阔平坦,就高兴地对众博士道:“前些时候,那些书呆子们说的话让朕失望啊!你们现在说说这封禅的具体程式应该怎么制定?”博士鲍白令之回答:“封禅主要是祭祀天神和地神,应该先在山上修建一座祭坛,然后进行祭祀。祭祀的仪式大体与秦人祭祀白帝及宗庙的仪式差不多。”皇帝闻言大悦,就让人在山上筑坛。因为是祭天,就称为天坛。博士们又拟定了一份具体的仪程,还准备好了许多祭祀的用品。

    祭祀这天,秦皇便率领群臣来到坛前。天坛是用五色土筑成,周围竖起了象征各个方位的旗幡,分别取用了八卦中的义理,设东方绿,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的五色大纛。秦皇登上了祭坛,命一名太祝跟着,其余的人都立于坛下,又设了一面巨型的伞盖遮挡骄阳。皇帝此时心潮澎湃,意气昂扬,他面朝东方站立。眼前摆的是一条又宽又长的祭案,案上是诸位天神的牌位。真是象牙宝帐饰其上,鼎鬯香烛生紫雾;金尊玉斛盛美酒,银盘素帛置白马。各色祭品,一应俱全。

    封禅开始了,太祝高声道:“第一项,焚柴告天。”就是焚烧积柴,放出烟火,告知天帝,天子已经到达了泰山。始皇帝遵照章程仪式,他亲手点燃了积薪,浓黑徐徐升起,乐官们也演奏起了高雅的音乐《永至》。一曲终了,太祝又道:“第二项,散花迎神。”始皇帝就将花篮里的鲜花向天空中抛撒。百官此时一起跪迎天神的到来。只听坛下的号角和金鼓一齐响起了,乐官们又演奏了另一支雅乐《嘉至》。始皇帝撒完了鲜花,又点燃香烛,再将供品上面罩置的薄纱轻轻地掀掉了,意思是请天神们前来品尝。太祝又道:“第三项,祭天帝。”天帝共有五位,他们是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始皇帝焚香酹酒,一一祭祀。此时,乐官们又清唱《登歌》,优雅的曲调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接下来太祝道:“第四项,行报天之功。”群臣就满怀激情地诵读道: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诵毕,群臣又齐呼万岁。太祝再次道:“第五项,巫神通译。”就由八位巫神登上祭坛,击鼓跳舞,传达和翻译天神的话,他们一齐唱道:“皇帝临位,作制明法,非常符合天帝之意,愿天子遵奉崇诏,永承重戒,化及无穷。”巫神将神的意志向凡人传达清楚之后就走下台来。太祝又道:“第六项,天子告祝。”始皇帝于是拔出鹿卢剑,用宏亮的声音向上苍作祝词道:“朕承受上天之命,登临天子之位来治理百姓,一定要尽职尽责,握发吐哺,如此才上不负天,下不负民。朕深知治国之难,所以处理一切事务,都要遵循秦国的律法制度。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朕应该加倍地勤勉纯志,早起晚睡,为百姓谋求福利。常思‘训民以常道,导民以通达’。凡一切事务都按公正的法则去办,美政必将流传千秋万代!”

    皇帝作祝词的声音非常洪亮,其声音在天宇之间久久回响,所有听到祝词的人们,无不对上天和他的儿子产生了敬畏。祝词作完后,太祝又道:“第七项,埋藏封土和镇国之宝。”始皇帝祝道:“朕虽大公无私,举错得当!可为什么在西巡之时,看见东南有天子之气?从那天开始,朕就日夜不安。现在祈求天帝护佑朕的江山永固,国祚永延!特将此镇国利器葬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