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真知灼见

    第二十八章 真知灼见 (第1/3页)

    陈大军这个时候,对于余平安的能力已经毫不怀疑,想了解更多他对恒达的一些独到见解。

    “此前在梳理文件的时候,我发现在去年恒达引入了华一方基金的投资,并且和对方签署了对赌协议,华一方曾经有过多次的恶意并购案例。我认为这里面有很大的风险。”

    余平安沉声说道,旋即又补充道:“当然金融和财务方面,并不是我的专业领域,我只是说一些自己的判断。”

    “华一方是业内著名的投资机构,引入他们的投资,更多的是为了提升恒达的知名度。另外,那个对赌协议也是经过恒达的专业团队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的。会有什么风险?那些被并购的企业都是自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怎么能说是华一方恶意并购?”

    陈志仁反问道,语气中倒是少了揶揄讽刺,更像是在讨论问题。

    “是啊!平安。和华一方的合作,更多的是扩展恒达在业内的影响力,以恒达现在发展态势,对赌协议中对于公司估值和业务的增长的条款,我们都是很有信心的。”

    陈大军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一次是难得的和陈志仁抱有相同的观点。

    “陈叔叔,陈大哥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这些的前提都是,恒达不能有任何闪失,不能有任何负面 新闻。否则一旦公司估值下降,华一方马上就可以申请银行冻结恒达的资产,以保证恒达可以抵付对赌条款。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回购华一方的股份,那么他们将以极低的价格以股份的形式抵债,这样一来华一方就会获得恒达的实际控制权,或者将股份抛售给其他的公司。”

    余平安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说这些,我们当然知道,但恒达的估值怎么可能出现下跌?”

    陈志仁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陈诗玲和余家父母,都是听得一头雾水,插不上话,只得静静的在旁边看着他们讨论。

    “平安觉得恒达有什么潜在的风险吗?”

    陈大军倒是依然保持了平静,客气的问道。

    “陈叔叔,这就要说回之前的话题了。目前不管是市场占有率、现金流、收支平衡比等这些指标来看,恒达都处在上升期。但是,由于组织流程中的一些问题,管理和监管难以下探到三级子公司,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一旦有什么问题突然爆发出来,一方面是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是华一方的对赌协议,都会立刻做出十分不利的反应。”

    余平安表情平静,说的话题却很严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