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棚云村

    第三十九章:棚云村 (第1/3页)

    云南,宾川自治县。

    金牛镇,背阴山。

    这就是朱允炆当夜给我留下的地址。

    我们一行人驱车三日,终于抵达了背阴山下的棚云村。

    棚云村属于山区,全村大部分人依旧居住在老年代的泥土房里,由于年久失修、日晒雨打,许多房子都出现了大小不等的裂缝。

    村内主干道也是坑坑洼洼的。

    早前在服务区时就听说过棚云村十分贫穷落后。

    当时我还在吐槽:“在穷会有我们村穷吗?”

    可当我亲眼见识过棚云村的贫穷后,真是恨不得狠狠给自己两撇子,补上一句:“让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相比之下,我家所在的李家村绝对可以称之为富裕村了!

    王大发所在的石湖村就更不需要提了,简直是天壤之别。

    棚云村至今连自来水都没通上,电路也是最近才接上的。

    整个村唯一能称之为牌面的只有村口停的两辆拖拉机。

    我们进入村落时已经是日落时分,车子刚停在村口,便有一群村民乌央乌央的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讨论道:“这是谁家的亲戚?小汽车都开上了!”

    棚云村这个地方平日里是没有外来人的,村民误会我们几人是来谁家探亲的。

    不过,当张显峰走下车时,棚云村的老百姓就立刻意识到他们错了。

    张显峰的气场杵在那一摆,这仙风道骨,风姿卓越的模样。

    谁家要有这般的亲戚,约莫早已传遍街边巷口了。

    可直到现在他们都没听说过谁家有这样第一个亲戚,显然,我们就是一伙外来人。

    这时,一位老妪从人群中缓缓走了出来,撞着胆子走到张显峰面前询问道:“这位道长,敢问您来我们村可是有什么事吗?”

    张显峰淡淡一笑回应道:“无事!女居士无需紧张,就是我们几人路过此地,想要讨碗水喝,寻个住处,不日便会离开。”

    “哦?这样啊。”

    老妪迟疑了一下,紧接着说了一句:“我家到是有几间空房,若道长不嫌弃,今日就住在我家吧!”

    一路上舟车劳顿,我们几人早已疲惫不堪,尤其是王大发这个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拆二代,早就快不行了。

    刚听说老妪愿意收留我们,立马屁颠屁颠的贴了上去,还没等张显峰开口,直接塞过去好几张红票,急不可耐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