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

    第五十五章 兄弟阋墙·陈之庆 (第3/3页)

只听蒙琰朗声说道:“今日,本大都督请民情监诸位当值过来就是要对邵陵刺史邓岗邓大人的做事方法进行评判的,军法监与明鉴司作监督。”说完转身看向后面的陈之庆和卓柏青,卓柏青听到叫到军法监赶紧对陈之庆说道:“师伯你可进前观看,我现在有要务在身。”

    陈之庆脸色阴沉,目光凌厉的盯着蒙琰,缓缓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你在搞什么鬼!礼义廉耻都不顾了吗?!民审官?你要放肆到什么时候?老五也和你瞎胡闹!”

    “师兄,你且看着,好与不好,对或不对,看完再说吧,今日的事情与苍鹰岭的事情我都会给你一个交代的。”蒙琰的态度让陈之庆的怒火根本发不出来。

    陈之庆不再说话,冷眼旁观,只听蒙琰朗声说道:“本督认为邓大人有三错,请民情监判断,一是邓大人罔顾民生,不识疾苦;二是邓大人重声誉,轻实况;三是舍本逐末。”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民情监当值的小吏壮着胆子说道:“敢问大都督,邓大人这三错可有实据?”

    蒙琰赞赏的神色冲着那小吏一拱手答道:“一是今日军粮向两地发出,西城门至此不过三里路左右,散落粮食足够数十名将校官吏饱腹,这是邵陵刺史的责任,浪费粮食,是不是罔顾民生,不识疾苦?”

    围观百姓开始议论纷纷,苏青见有失控之势,便给卓柏青使了个眼色,卓柏青颇为无奈的命令军法监的人阻止这场议论,不过半盏茶的功夫又恢复的平静,民情监当值的几人交头接耳,而后那小吏拱手回复道:“禀大都督,民情监认为此事虽是邓大人职责所在,但押运粮草的官员才是最大的错误,对邓大人警示即可。”

    蒙琰想了一下说道:“本督无异议,明鉴司、军法监记录,待事情谈完一并处罚。”

    蒙琰转而说道:“二是春耕在即,邓大人依然在为分田地的事情奔波,春耕之事一概不理,可谓沽名钓誉。”

    经过第一次的商议,民情监的人也大胆了起来,不多久一身百姓服侍的年长老者颤巍巍的说道:“大都督,我等商议了以后觉得大都督对邓大人苛刻了些,自从邓大人主政邵陵以来,百姓家家有田,这春耕之事本就是民事,邓大人遗忘确实不对,但不至被罚,还请大都督开恩。”

    蒙琰点点头,没有疑问,说道:“第三,路途不径,行人困难,之间往来不畅,大家可以看看宝庆城周围可还有一条通畅的道路,邵陵地带本就是山路崎岖,雨水繁多,怎能有利邵陵壮大?”

    这次民情监讨论了许久,一个中年商人回道:“我等认为此事确实邓大人未能尽快解决是一个问题,但邓大人主政不久,可以谅解,我等邵陵商户在邵陵逐利,却不能为邵陵造福,我等邵陵商户愿与邓大人同责。”

    蒙琰没有说话,直接看向苏青和卓柏青,只见两人低头商议了一会儿,苏青走到蒙琰轻声说道:“明鉴司与军法监已有结果。”说完将一张刚写好的纸条双手呈交给蒙琰。

    蒙琰看后,顺便递给一直在震惊中的陈之庆,蒙琰走上前到中间说道:“明鉴司与军法监商议结果认为邓大人虽有错,但为政尚可,对邓大人处以罚俸三个月,责令三个月内完成宝庆城路径通畅,春耕不辍,军法监执行!”

    “邓大人可有异议?”蒙琰问道。

    此刻邓岗已是泪流满面,心中也是自责不已,但百姓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让他瞬时觉得无地自容,无论是在陵朝为官还是在辰朝为官,他从未觉得自己与百姓走的如此的近。

    邓岗泣道:“多谢父老乡亲信任,谢大都督开恩,若三月内不能完事,邓岗甘愿辞官为农!”

    蒙琰点点头,而后朗声说道:“各位乡老可有不满?”

    一时间掌声雷鸣,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蒙琰没有打扰乡民的好心情,走到陈之庆身边说道:“师兄我们进城吧,我的错还得你来处罚。”

    陈之庆好久才缓过来,听到蒙琰的话之后露出久违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说道:“你做的不错,苍鹰岭之事我只到你是效仿那怒目金刚了,就这样保持下去吧,走你想走的路。”

    “师兄可愿留下来助我?”蒙琰问道。

    “我这不是在和你携手进城?”陈之庆一副奇怪的神色看着蒙琰。

    蒙琰听后大笑说道:“师兄是想领兵还是理政?”

    只见陈之庆摇摇头说道:“过些时日我替你去见见顾氏吧,你今天的行为会给你带来大麻烦的,与人谈判的事情我来做,你不要分神了。”

    “多谢师兄抬爱。”

    “滚!知道你唤我过来就没安好心,我那小侄子小侄女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