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合作共赢

    435 合作共赢 (第1/3页)

    原来早期制作罐头,也一样是不用铁的,而是用玻璃瓶的。

    是要把肉类先做成肉汤,在炖煮的过程中高温杀菌。

    然后再把玻璃罐也同样用热水蒸煮,完成高温杀菌的过程。

    然后再把肉汤灌入到玻璃罐里面,在连通玻璃罐一起高温加热。

    在这个过程中,高温会杀死细菌,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真空技术。

    所以只能通过这种高温杀菌的办法,来保证食物不会被细菌破坏。

    然后在高温蒸煮完毕之后,在把一个软木塞放到瓶口。

    在瓶子自然冷却的过程中,这个软木塞也会随之缩小。

    而软木塞在体积变小的过程中,就会把罐头瓶口塞紧。

    这样就完成了密闭的过程,等到冷却之后,罐头也就完成的密封。

    之后把罐头取出,然后在罐头口在涂抹上一层蜡,就完成的最后的密闭流程。

    而这样的罐头,一般保存三年都不成问题。

    甚至如果不破坏封口,还可以保存的更久。、

    唯一的坏处就是这种罐头瓶没那么结实,在运输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磕碰损坏。

    就不像铁罐头那样,坚固结实。

    不过即便如此,这种玻璃罐头,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也是一种划时代的存在。

    而现在杨一暖,已经安排杨远庆,在指导本地的工人开始烧制玻璃了。

    毕竟随着千山新城的建设,出了砖头瓦片这种建材,想玻璃这种建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毕竟用玻璃制成的门窗,可比现在本地人用桑皮纸糊出来的门窗亮堂太多了。

    而因为已经有了烧制砖瓦的技术,所以在改进出少玻璃的窑炉,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而制造玻璃,主要还是看原料。

    你需要知道烧制玻璃需要使用的主要原材料的配比。

    比如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这些东西,比例是多少。

    什么时候添加等等,这些都是你需要掌握的。

    如果让本地人来搞,可能得摸索个几百年,才能摸索出头绪来。

    可这玩意对不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