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县令投诚

    第五十五章 县令投诚 (第1/3页)

    何其不公!

    扶苏何尝不想改变,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他弯腰亲手扶起张呈守。

    “大人之志,亦是扶苏之志。”

    “只是扶苏如今举步维艰,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下官明白,赋税之事,乃陛下钦定,即便是公子,现下也无力改变。”

    “但只要心存此志,大秦百姓终有安居乐业那一天。”

    这张呈守倒是个难得的至性之人,扶苏欣赏。

    但还是开口提醒道:

    “大人这话,在我面前说倒也罢了。”

    “以后哪怕是下属,也万万不可再提。”

    张呈守应下。

    两人都明白,此乃始皇逆鳞。

    而今朝中本就为钱粮之事烦忧。

    若再提降低赋税之事,始皇定然大发雷霆。

    所以扶苏畅想已久,却迟迟未有动作。

    不过此行能换来张呈守的投诚,也算意外之喜。

    他此行虽为筹粮和视察地方官。

    私心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地方势力。

    李斯、赵高的爪牙遍布朝野,若手中无人可用。

    他纵然是有七窍玲珑心,亦有顾及不到的时候。

    两人从百姓谈到朝堂。

    从咸阳说到边郡。

    无论是军士、政事、百姓,两人的方向大致一路。

    倒是颇为投机。

    看着张呈守对如今局势侃侃而谈,扶苏才惊觉他这次看走眼了。

    此前他认为张呈守无大才,可如今看来。

    此人胸有波涛,又目光如炬,直指问题根结所在。

    最难得的是一身正气,放在雍县当个小小的县令倒是屈才了。

    行至车前,扶苏扶住车沿忽而转身问道:

    “张大人可愿入朝为官?”

    他既然如此说,必然是有举荐之意。

    他本以为胸怀大志的张呈守会一口答应。

    谁知他凝着神色摇了摇头。

    继而向扶苏告罪道:

    “非是下官拂公子好意。”

    “是下官觉得,身在野比在朝更能切身地体会民生之艰。”

    “察觉地方沉疴。”

    “朝堂错综复杂,下官只怕有心无力。”

    对于自身得得优劣,张呈守看得明了。

    在地方他尚能庇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