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阁之将星 第338章 外室之心

    卷二 阁之将星 第338章 外室之心 (第2/3页)

院求学的读书人不多,其中地位最高的一个,是当时的十五皇子。

    十五皇子并不是观云先生的弟子,只是喜欢听观云先生讲学,与观云先生极为交好而已。

    谁都没有想到,三年之后,当时的十五皇子会被册立为太子,没多久就登基为帝,这便是今上永宁帝了。

    永宁帝登基之后,第一个行幸的书院,不是国子监,也不是皇家书院白鹤书院,反而是观云书院。

    如此一来,观云书院名声大噪,国朝十大道的读书人蜂拥至岫山,都希望能拜在观云先生门下。

    在这些读书人当中,观云先生精挑细选,收下了三名弟子苦心教导,三年后的科举比试中,这三名弟子都下场了,并且一鸣惊人,分别取得了三甲榜眼、探花及二甲传胪的名次。

    这样的成功,更让观云书院和观云先生名声大振。

    如果说,历代在国子监耕耘的周家,对国朝读书人的影响是三分,那么观云书院对读书人的影响,也不会少于三分。

    甚至因为永宁帝对观云书院的厚爱,这影响会更甚。

    观云先生早年收下的六名弟子,这些年都逐渐成长起来了,不是一方大儒便是一地主官,再加上这三名年轻的弟子,可以说,拜观云先生为师,便是许多年轻士子心目中的终南捷径。

    更重要的是,年前观云先生已经放出话来,道自己年事已高,打算收一名关门弟子,此后便要专心著书,不再亲自教导弟子了。

    当时这话一放出去,便吸引了无数读书人前来岫山,就连北夷、南邑等外朝都有人千里迢迢而来。

    但是直到现在,观云先生的关门弟子也都没有定下来。

    原本宋启延从来没有想过让宋瓒成为观云先生的关门弟子,一来宋瓒年纪颇大,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势;二来,宋瓒作为安乐侯府世子,有自己的晋身之路,完全没有必要去走这条捷径。

    即使安乐侯府被降为安乐伯府,他也知道凭借自己儿子的聪明才智,定可以在朝廷官场立足。

    但现在,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