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治不了你?

    第440章 治不了你? (第3/3页)

    压制住了阿喇布坦之后,剩下的事情,就都很好办了。

    玉柱命人端来两碗很稀的稀粥,分给策棱和阿喇布坦去吃。

    想想看,两个人都饿了四天,区区一碗稀粥,根本不顶事。

    不过,玉柱非常清楚,饿极之人,绝对不可以暴饮暴食,必须慢慢的增加食物量。

    否则,真的会出大事!

    在玉柱的主导之下,阿喇布坦和策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勉强达成了和解意见。

    策棱出一千两银子,赔偿阿喇布坦这边的人身伤害损失。阿喇布坦,诚恳的忏悔了不该抢座的恶行,赔偿策棱五十头羊,这事就此揭过,从此不许再提了。

    各自写下了亲笔供词,把和解意见落实到了纸上。

    签字画押之后,玉柱把供词递给了张廷玉,笑着说:“衡臣啊,辛苦你了,把这些先呈给皇上御览。”

    张廷玉心想,玉玔卿办事,可谓是滴水不漏。

    亲笔供词,确是两人和解的真实意思,张廷玉都不敢否认这一点。

    等康熙认可了玉柱和稀泥的结果,不管是策棱,还是阿喇布坦,谁敢再次翻出来说事,就是成心要老皇帝难堪了。

    恩赫阿木古朗汗,也就是康熙,在大草原上的名声,其实并不好。

    康熙在蒙古地区推行的诸多政策,都包藏着削弱蒙古诸部的祸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锄强扶弱,拉一派,打一派,勿使任何一部独大。

    草原上的王公们,个个不满意,却又都可以勉强接受。

    因为,康熙不仅月月发银子和粮米,还时不时的嫁个公主过去, 让蒙古的王爷们不需要参加抢劫,就可以收获巨大的利益。

    客观的说,大清朝对草原诸部,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持续削弱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

    康熙听了张廷玉的禀报之后,又把玉柱找了去。

    “你的差事办得很漂亮,朕心甚慰。只是,万一,皇太后知道了……”康熙只说了半截话。

    玉柱小声说:“皇上,您只需要吩咐一下恒亲王爷,便可风平浪静了。”

    只要康熙召了老五过来,就帮着玉柱补上了,提前利用老五疏通皇太后那边的漏洞。

    康熙仔细一琢磨,不由笑了,骂道:“你个小混蛋,倒也机灵,老五在皇太后的跟前,确实大有面子啊。”

    阿喇布坦和皇太后的关系再亲,也肯定比不过老五。

    老五,从小就是皇太后亲手抚养长大的。他和皇太后,在血缘上不是亲祖孙,感情上却胜于亲祖孙。

    “听张廷玉说,你用的损招,挺管用?”康熙很好奇的问玉柱。

    玉柱却打着哈哈,糊弄了过去。

    很多事情,玉柱可以私下里去做,却不能公开告诉康熙。

    哪怕康熙啥都明白,玉柱也不能把话挑明了说。

    这便是君臣之间,长期相处的默契。

    老皇帝,必须是圣人,坏事都是玉柱他们干的。

    把损招赤果果说了出来,不仅脏了圣人的耳朵,而且,遗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