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杀富济贫

    第571章 杀富济贫 (第2/3页)

不同了,地位远没有巡抚那么重要,举凡钱粮之事又必须经过户部的重重关卡,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哦,知道了。”玉柱像团棉花一般,接了招,却没有丝毫的动静。

    弹寿大感失望,还想再劝,“中堂……”

    玉柱故意拉下脸,冷冷的说:“哼,本爵阁部堂怎么做事,还需要你来教么?”

    弹寿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跪下求饶。

    玉柱端起茶盏,故意不喝,吴江随即大声道:“送客!”

    弹寿被打发走了后,玉柱信口问文德纳:“兴业,你怎么看?”

    文德纳想了想,说:“以门下之见,只怕是弹寿要得东西太多了吧?”

    玉柱点点头,户部的一司郎中,位不高,实权却极重。

    客观的说,户部的实权郎中们,几乎个个都是大富豪。

    所谓,做三年清廉的知府,可捞十万雪花银。套到户部郎中们的身上,很可能半年就收了这么多。

    想当年,曾国藩平灭了长毛之后,军费被卡在了户部,迟迟无法顺利的报销。

    后来,还是花了巨资,暗中打点了户部的郎中和胥吏们,才算是结算清楚了。

    连如日中天的曾剃头都敢卡,户部的刁官和胥吏们,还有啥不敢干的?

    玉柱不是楞头青,而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玉柱从来就没打算,在户部掀起反腐风暴。

    因为,在康熙的假宽仁之下,从上到下的官员们,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境界。

    按照大清律例,贪污受贿的金额,超过了一百两,就可以砍脑袋了。

    可是,老皇帝往往只是罢官革职,就算是惩罚了。

    整个大清,有几万名官员。朝廷的反腐措施,就像是隔墙扔砖头一般,砸到的永远是极少数。

    而且,贪官们付出的代价极小,收获却异常巨大。

    可想而知,洪洞县里,还有几个好人?

    玉柱可以装傻,却不能被当成傻子一样的哄骗。

    弹寿的搞法,说实话,已经犯了大忌讳。

    “兴业,你派个人去江苏布政使的驻京官邸,仔细的问一问,究竟是个啥情况?”玉柱起了疑心,自然要查一查了。

    “嗻。”文德纳心领神会的答应了。

    下午,玉柱刚批阅完手头的公文,老三就派人来请他过去。

    老三是户部的管部阿哥,又是亲王,礼数上边,玉柱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这一次,玉柱刚进院子门,就见老三站在台阶上,笑脸相迎。

    亲王之尊,礼绝百僚。

    照道理说,老三就算不出门,也不算失礼。

    奈何,玉柱卡死了老三修书的所有经费渠道,老三就算是找老皇帝去告状,也无卵用。

    玉柱很直接的告诉老皇帝,他早就不想当户部尚书了。谁爱干,就给谁去干,他索性回家享福去了。

    众所周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打仗,归根到底,打的就是武器和钱粮。

    米国向西扩张时候,利用武器的代差,差点把印地安人屠杀的灭了种。

    大清朝,和准噶尔汗国对峙了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