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千年大计

    第957章 千年大计 (第3/3页)

  “那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好了。”

    玉柱抬手捉住了八十九的右耳,沉声道:“你静下心的去学习,批判洋人之糟粕,吸取洋人的精华。尤其是要深刻的体会,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只有大家都按照既定规则,充分尊重别人的私权,才可能建立信用社会。”

    “说太深了,你现在肯定记不住的。”玉柱恨铁不成钢的扔下了八十九,扭头问小轩玉,“宇宙行票号,为何可以做到汇通天下?”

    “回阿玛,尽最大可能的讲诚信,宁可自己亏本,也不能违背契约。”小轩玉的回答,令玉柱非常满意。

    “没错,只有法治契约社会,才可能持续不断的推动创新。”

    小轩玉和八十九,才十五岁而已,玉柱也不敢说太深了。

    伺候男人吃夜宵的时候,秀云一直有些心不在焉。

    玉柱心里有数,小轩玉和小轩景这兄弟两个,自从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秀云。

    现在,玉柱的儿子们,只要是超过了七岁,都必须去大沽口,跟着英国的家庭教师,刻苦的学习西学。

    “爷,咱们的孩子们,都改学西学了,别人家的孩子们,还接着读圣贤书,妾就怕将来轩玉他们,被人另眼相看啊!”

    等玉柱用过了夜宵,正在品茶之时,秀云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玉柱放下茶盏,一本正经的说:“打开国门,彻底的拥抱西方的工业文明,是咱们的必由之路。只要继续闭关锁国下去,大清必亡。”

    “爷,没您说的这么严重吧?”秀云毕竟受的是传统教育,脑子里满是各种落后的思想。

    玉柱微微一笑,说:“丰台大营的重甲兵,一万八千多人。我带出城的新军,仅有四千余人而已。但是,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战而胜之。现在若是不学习西方的先进工业文明,将来,咱们会越来越落伍,直至亡国。”

    “爷,轩景年纪还小,等他再长大几岁,再送他去大沽口吧?”秀云舍不得儿子,便小心翼翼的问男人。

    “无妨。玉不琢,不成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此去大沽口,不仅要纸上学习,还要参加少年讲武堂的各种训练活动。”玉柱见秀云瞪圆了两眼瞅着他,便解释说,“欧洲的几个主要大国,以前都是做强盗起家的,抢劫杀人,到处殖民,无恶不作。所以呢,欧洲的各个王室,担心自己被别人抢劫了,从小就把王室子弟,都送进了军校学习。”

    “哦,妾明白了,大行皇帝以前总是带着宗室和八旗子弟们,在秋季去木兰围场打猎,差不多的性质吧?”

    玉柱一听,秀云还真聪明,一点就透。

    “呵呵,木兰秋狝已经过时了。未来的世界,唉,太过多姿多彩了呀!”玉柱本想说一颗大炸弹,轰死十几万人的厉害之事,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现在说这个,秀云完全理解不了啊!

    PS:又是三更送上,满满当当的9000字。眼看掉出了46名,求不掉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