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福是祸?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福是祸? (第2/3页)

的例子。

    除了武将外,军中人数最多的就是普通士卒,这些士卒地位低下、待遇微薄,有些甚至是囚犯被发配到军中。

    可以说许多士卒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会去参军,这些人进入军中本就是混日子的。

    而且这些士卒也不傻,他们之所以被逼着进入军中,就是因为受到上层的盘剥,就算他们上了战场,恐怕也不肯拼命,毕竟打赢了也只是维护了上层的统治,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

    甚至对于普通士卒来说,他们可能早就厌倦了大宋的上层统治,把头上的人换掉可能不会更好,但也坏不到哪去。

    估计正是怀着这种心理,所以在北宋灭亡时,虽然空有数十万禁军,却根本没有人愿意上战场。

    就算是被逼着上了战场,宋军也是一触即溃,毕竟他们在大宋活的连畜生都不如,那又何必再替他们卖命?

    想到上面这些,章惇也不禁长叹一声,整个人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岁。

    “你自己不就是士人吗,为何对士人有这么大的怨恨?”

    章惇最后低语一声,却没有人能够回答他。

    ……

    宁复回到家中,心情也十分的烦躁,于是将自己关在书房之中。

    今天那些话他也是不吐不快。

    如果没有蔡京栽赃的事,宁复还可以骗一下自己,至少大宋的皇帝赵煦还算英明,章惇也十分有能力,在两人的努力下,的确很可能让大宋实现中兴。

    可是蔡京犯下那么恶劣的罪行,却只是被贬官,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这让宁复也猛然惊醒。

    大宋从根子上早就烂透了,特别是士人集团,更是渗透到大宋的方方面面,他们身有特权,通过巧取豪夺把持着各种利益,哪怕犯罪也不会受到惩罚。

    “连赵煦和章惇都是如此,整个大宋根本就没救了!”

    宁复最终叹了口气低语道。

    说完整个人也显得十分颓丧。

    哪怕他通过自己的能力,使得大宋扛过了之后的靖康之变又如何?

    以大宋的情况,以后肯定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靖康之变,自己又能帮它扛几回?

    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