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京

    第一百六十七章 回京 (第2/3页)

的表情。

    每当皇位交替之时,都是一个国家内部动荡之日,到时他们肯定无力再关注外部的事物。

    而赵煦之所以高兴,就是因为他想到在河北建立新军的事,现在他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到时辽国也根本无力插手。

    “宁复,那位太孙耶律延禧为人如何?”

    章惇这时十分关切的问道。

    既然耶律洪基的身体不行了,那么接下来很可能会将政务逐步交给耶律延禧,日后这位太孙也会继位,所以提前了解一下他的为人也十分有必要。

    “耶律延禧此人很有抱负,对他祖父耶律洪基的一些做法也十分不满,不过却不敢表现出来,日后他若上位,必定会对辽国做一番大的改革!”

    宁复再次肯定的回答道。

    “这么说来,耶律延禧此人倒是与朕十分相像了?”

    赵煦立刻皱眉问道,他可不想辽国出现一个类似自己的帝王。

    “官家不必担心,耶律延禧比之官家可差远了,此人虽然有抱负,却是个志大才疏、好大喜功之辈,而且他识人不用,身边如萧奉先等人,全都是善于阿谀奉承之辈。”

    宁复说到这里微微一顿,随即再次肯定的道。

    “所以臣敢断言,若耶律延禧甘于平庸的话,辽国倒还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他若真是想要做一些事情,反而会越做越乱,最终重蹈杨广的覆辙!”

    “咦,你就这么看不起耶律延禧?”

    旁边的蔡卞听到宁复的话,也不禁惊讶的问道。

    虽然宁复和蔡京起了冲突,但蔡卞也和蔡京闹翻了,所以他现在对宁复非但没有恶感,反而还对他颇为赞赏。

    “我坚信一个人的命运,除了外部环境外,最主要还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以耶律延禧的性格,我很难对他有什么好的看法!”

    宁复再次肯定的回答道。

    做为辽国的亡国之君,耶律延禧本身的问题相当大,虽然许多人把亡国的原因归在萧奉先身上,但这明显不合理。

    就像赵佶亡国,后世人将蔡京、童贯等人列为六贼,好像亡国全都是因为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