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边境锋火

    第二百五十一章 边境锋火 (第1/3页)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然而对于河北边境的百姓们来说,秋天同样是一个让人提心吊胆的季节,因为北边的辽人随时都可能南下。

    可是地里的粮食眼看着就要熟了,他们又不舍得离开,所以这边的秋收比别的地方更加紧迫。

    甚至为了抢收,许多地方的百姓都会组织起来,一部分人收粮,一部分人到边境巡逻,只要发现辽人南下,他们就会立刻回去报信,以便能够安全撤退。

    好不容易等到秋收完毕,边境的百姓也立刻拖家带口的往内地迁移,有门路的可以去坚固的大城暂住,没有门路的,就只能像逃荒一样尽量往南走。

    不过今年却有点不一样,因为朝廷发了公告,边境的百姓可以迁往青县、丰县等几个县的境内,据说朝廷在那边布置了重兵,可以挡住辽军南下。

    对于朝廷的公告,绝大部分百姓都不怎么相信,毕竟在百姓看来,朝廷的军队早就烂透了,哪怕再多的兵力,也挡不住南下的辽人。

    所以许多百姓在收完粮食后,宁可舍近求远逃往内地,也不敢去更近的青县。

    当然也有一些百姓还是迁到了青县等地,并不是他们相信朝廷的公告,而是他们大都有自己的苦衷。

    比如有些百姓家里太穷,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他们逃太远,有些则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甚至还有病人,更没办法远行。

    以前他们只能逃到附近的山里躲避,但并不安全,随时可能会被南下的辽人发现。

    相比于没有任何保证的山里,青县等地至少还有不少的百姓,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几分安全。

    宁复这段时间也忙的要命。

    一方面新军已经分兵五路,除了折可适率领的一路坐镇青县外,其它四路全都是由武学生们率领,比如虎头就独自率领两千人赶往丰县镇守。

    兵力分散了,后勤的压力爆增,马植自己顶不住压力,所以宁复也开始帮着处理一些后勤上的事务。

    另外还有对迁移百姓的安置,虽然只有小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